登录
[宋] 吴芾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现代文译文:
我曾想去天台山拜访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桃花开放时,我终于可以跟随老师尽情游玩。
原诗赏析:
“欲访天台帛道猷”,起笔便把想像的眼光射向那远在天涯的天台山,要访问三国时代名士帛道猷。但“我”却不是真正要去天台访道,只是向往那种超凡的仙境和脱俗的仙风道骨。“梦魂先到石桥头”,用梦魂去天台山作前导,引出后面的具体想象。石桥头是诗中要描绘的天台山的关节所在,是通往天台山的必经之路。“个中”二句,承上启下,把诗笔转入对天台山的景物描写。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从字面看,这两句只是说桃花开放之时,才能跟老师畅游天台山,其实这不仅写出对天台山的急切向往之情,而且把诗情推向高潮。
此诗构思精巧,寓意深蕴。它以天台山仙境喻佛家清净境界,以寻师漫游喻向佛学道的历程,表达了欲超尘俗、成仙得道的美好愿望。另外诗中也通过与“远老”的学佛生活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向往清净无为、寻求超脱的治境之意。在艺术上,此诗不尚辞藻,不事雕琢,语言质朴自然、清新可喜。
这是首追慕诗,全篇以“访天台”发端,“梦魂先到”接力而下,“个中”二句稍作顿挫使诗意更深一层。“桃花放”便得从师烂游,即刻将诗情推向高潮,这种自然的流露也为全诗披上一层如水的春色。收尾写眼前景,流露喜悦之情,却不含丝毫刻意之迹,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