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徐照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宋代诗人徐照的这首《和翁灵舒冬日书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寒冬腊月中,一个诗人在山间小屋中煮茶的场景。他自力更生,贫而乐道,热爱生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诗人风范。
首先,诗人通过“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描绘了一个极寒的冬日场景。敲冰煮茶这样的情景只有在冬天的山谷石缝里才能出现,其中体现出的坚毅精神尤其动人。古人喜欢喝茶,冬季的冰雪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创作热情,尤其是在艰辛的岁月中。
然后诗人借梅、枫寓物托心,表现出深切的生活感触。由于春天还没到,枫树却已经在期盼春天,这正像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希望。梅花的迟到,仿佛是在思考是否需要再等待一个月,这又像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虽然贫穷,但看到新长的田地,诗人感到欣喜。这说明诗人已经从生活中找到了乐趣,他喜欢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尽管他的鬓发已经斑白,但他的吟诗声仍旧响亮,这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居住,他的目标是在城市的喧嚣中找到一个宁静的小屋。冬天过去了就是春天,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是生活的不断进步,这也代表了诗人想要的生活理念——始终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从现代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在寒冬腊月中坚韧生存的写照。诗人在贫寒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他从生活中找到乐趣,期待着美好的未来。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这就是徐照《和翁灵舒冬日书事》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