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峡吟》宋徐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徐照

《三峡吟》原文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中提到:“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徐照的《三峡吟》是对三峡风光的深情描绘,赋予自然风景以丰富的情感色彩。其中,七百里的山水形成了一条鲜明的横线,而青枫林则成为引人入胜的焦点,再配上猿猴的啼声,创造出一种凄清的境界。诗人并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堆砌,却能通过一种纯朴而深沉的语言,传达出山水间独有的幽静与寂寞。

在这里,我试图根据诗歌的主题和语境,用现代文重新创作一段赏析。

青山绿水绵延七百里,高耸的山峰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枫树林。猿猴的清脆啼声穿越林间,如诗如画。猿猴本无愁意,它们啼叫只是一种自然的表达。然而,这种无忧无虑的歌声却引起人心中的愁绪,让行人的内心被淡淡的哀愁笼罩。诗人巧妙地以猿猴的无忧衬托出人间的忧愁,深化了主题。

诗人通过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将三峡的静谧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描绘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却用一种淡雅而深沉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山水间独有的寂寥与忧郁。在诗人笔下,山水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是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

同时,诗人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在他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即使是自然界的山水与猿啼,也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这是一种深深的禅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豁达和从容。

总结起来,《三峡吟》这首诗,虽然表面上是对三峡风光的描写,但实则是通过情感化的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