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初夏即事》宋华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华岳

《初夏即事》原文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醖,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初夏即事

宋 华岳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酝,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时节的天气阴晴不定,柳巷无人的景象,诗人自己涤器倒囊寻找市酝,唤船挑网得溪鲜的日常生活。其实也就是日常生活中弥漫着的几分淡淡的孤寂落寞的气氛。其实写自己的心态和感情倾向非常明确。另外初夏时节可以与朋友享受一份很美好的乐趣:就是梦中相呼,山中相招的乐趣。朋友的思恋和闲适是建立在感情深笃上的。总句,清雅、婉约。现代译文中似乎难以传达出诗中感情的真切,故请以原作者为准。

阴晴不定是初夏雨季的特点之一,古人写诗,多以此为引子生发开去,去写出心中的郁闷或闲适之意。此诗前两句写景:“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诗人用落梅形容初夏的阴晴不定,倒也贴切。只是“阴晴未判”,也即半晴半阴的天气,容易引发人的郁闷心绪。“柳巷”二字却给人以一种冷清之感,“无人”则说明环境冷清的原因:主人不在或心情欠佳。因此“絮扑毡”上,一片寂寥。这自然会勾起前些日子“晴和门巷絮飞毡”的美好回忆,也与当前阴雨连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极不协调的感受。三、四两句:“涤器倒囊寻市酝,唤船挑网得溪鲜。”诗人从眼前凄凉的景象中又寻找到了一点生活的乐趣:寻市酝以解愁,得溪鲜而破闷。不过“涤器”、“倒囊”与“得鲜”之间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既然心情不高兴何必饮酒?更何况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此诗这一句充分透露出一种不情理的生活常态实际上透露出了主人公无奈的感情倾向。“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梦中与友人相呼相应在千里之外的人在梦中来而我不觉惊醒,这自然不能排除离别已久的思念之情;而山色撩人却又激发起诗人一种急欲探访的欲望。“联句一联”说明诗人并未因惊醒梦寐而愁眉苦脸,反而兴奋起来,想写诗了。末两句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情思和一种向上的精神。最后两句诗直抒胸臆:“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想像故人你现在何处?夕阳下是否传来你嗒嗒的马蹄声?是在思念我、想念我?也许正在忘却我、忽略我?但诗人从字面上却显得非常肯定:你一定在想念我!这是一种十分温情的怀思语调,显示出诗人感情的倾向性。华岳写诗喜欢用形象、重现生活场景并发挥想像来表现心灵深处的感情。这首诗却写得非常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平凡人生的淡淡忧伤和向往。这种忧伤和向往显然并非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厌恶,而是出于对心灵归宿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全诗写得清雅、婉约。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