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戊戌冬》宋戴复古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戴复古

《戊戌冬》原文

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

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

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

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

现代文赏析、翻译

戊戌冬

宋 戴复古

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

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

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

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戌冬天旅次某地时写的,表面上是写冬天气候的反常变化,实际是借物抒怀,表达诗人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造化人难测,寒时暖似春”,是说自然界的变化人是很难推测的,在冬天里天气反常的暖和,仿佛是春天似的。这是在描写气候变化,也是在写社会变化。当时社会由于受到金人的影响,政治上时局动荡,很多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经济、百姓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写出,但读者可以从作者对“造化”的描述中联想到当时社会的种种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诗的后六句“蛟龙冬不蛰,雷电夜惊人。四海疮痍甚,三边战伐频。静中观气数,愁杀草茅臣。”一转,写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在诗人看来,由于蛟龙在冬天不会潜藏,雷电在夜中也不甘寂寞,令人惊恐。四海疮痍如此严重,三边战事如此频繁,真是愁杀了天下苍生和普通官员。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同时,“静中观气数”也说明诗人开始思考国家兴亡的原因和国家的命运问题。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比喻形象生动贴切,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关心,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读之让人感叹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戊戌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份,这一年朝廷发生了很多事情。对于关心国家大事的诗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份。因此,他在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感悟。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百姓生活艰难的现实问题。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