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宋戴复古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戴复古

《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原文

诏书催赴紫宸班,九奏君王乞挂冠。

日暮倒行非我事,急流勇退有何难。

地灵不隐金砂胜,秋水长流玉涧寒。

好把山林寄图画,试教天下故人看。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皇命急如星火,催促赴京入朝,朝廷的诏书如九奏乐章一般急切,让我归隐山林之请难以脱口而出。黄昏倒行离京不是我所愿,古语说:退潮的时机最难把握,这又有什么难的?地灵之处不隐藏金砂的珍贵,如同山涧的清泉流淌不息。曾云巢,好把山林绘成图画,让我们天下故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同在一仕途坎坷时期的李玉涧互相劝勉的诗句,反应的是古代一批仁人志士关于个人得失进退的一种正确的理念:忠义和智勇。守孝期间官散骑殿中侍御史李稠涧留在家中自学入仕做了文学教师准备再度人仕而却正值戴复古亲丁父母下葬事毕奉皇命,且数次赴朝呈递谢绝表而不允且李玉涧由本孝未满(三周年)道:“地灵之处不隐藏金砂胜。”正好留下进退之路有后顾无忧上前奋进这和文天祥的正气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一致的当步入低谷的时候是奋起前行还是审时度势审时听势而行均说明了生存策略应势而变。

“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涧不赴召”诗中“日暮倒行非我事”中的“倒行”指晚年退居故乡,“急流勇退”典故出《史记范蠡传》中说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以没于五湖,后人常以“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是一种明智之举。

“地灵不隐金砂胜”一句中用典金砂出处有说是在荆山盛产砂金。诗人通过巧妙的用典把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珠与贵重的金砂相比在这里山川灵秀之地不但出产金砂还可以“秋水长流玉涧寒”此句写景清幽宜人。“试教天下故人看”表明诗人希望和天下故人共享这美好景致。

全诗通过对朝中情况的描写,委婉透露出诗人对朝政的不满和不愿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情怀。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以山水自娱的情怀,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