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刘沧
二远相知是昔年,此身长寄礼香烟。
绿芜风晚水边寺,清磬月高林下禅。
台殿虚窗山翠入,梧桐疏叶露光悬。
西峰话别又须去,终日关山在马前。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以“二远”相知之语起兴,感叹相别之情。诗人常年身陷佛门,礼香为伴,这远方的知己便是佛门中的高僧。过去相聚时两人心心相通,现在即将分别,不禁感叹:自己这生可能就这样长寄礼香烟了。佛门中人有自己清净自在的世界,与尘世隔绝,但现实是诗人不得不离开这里,再次踏上漫漫的征途。这一联为抒情语,有一种内敛的深沉感。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展开描写。“绿芜风晚”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晚风拂过寺庙边的树林,叶子摇曳生姿,然而在这清净之地并不觉得寂寞反而有了一种宁静的美感。“清磬月高”则展现了另一幅禅院生活的画面,皎洁的月光照在林间,高处传来清脆的佛教法器磬声,透露出一种禅意的幽远。“林下禅”字面上是禅师在林下的意思,实际上是以虚实相生之笔暗指诗人在僧人处的居留。
颈联进一步深化了“台殿”“梧桐”一联的意境。“山翠入”是说透过佛门翠绿的殿台,看到窗外的山景。“梧桐疏叶”描绘了清晨时分,僧院里梧桐叶落的光景,叶上露珠闪着光悬挂在枝头。这一联色彩明丽,极富生机。
尾联写到了离别的场景。“西峰话别”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分别在即的场景,“又须去”则表达了诗人不得不离开的无奈之情。这一联把分别的情景与前文相呼应,使全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而富有生机,画面色彩明丽而富有层次感。诗人在描写禅院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深深眷恋和对佛门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