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唐刘沧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刘沧

《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原文

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

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

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

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

现代文赏析、翻译

匡城寻薛闵秀才不遇

刘沧

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 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 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 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

这首诗是作者寻人不遇所发之感慨,望月怀古,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的情怀。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和你在匡城相遇分别已经近三年,每当回想起往事,心里便涌起思绪万千。你骑着马儿,游走在东西旅途中,成为他乡过客,而我在城中孤零零的杨柳树下,听着暮色中的蝉鸣。路边的青草在秋天更显得苍翠,江水在晴朗的阳光下更显得清澈远连。由于不见老朋友,只能空对风月,辗转梦寐中仍不能忘怀。孤独的南飞燕伴我同行,我将继续在风月下一路行去。

诗意是浅层次的,应该是很好理解的,下面我们从唐诗惯常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一下此诗的美感特色及它承载的文化信息:

诗人将访人不到,一腔情怀无处可洒,退又无处可退的伤感和孤寂揉进“音容”、“往事”、“路长”、“川阔”等生活元素中来,使其更具有难以言说的意蕴。前三联一气合成,虽写访人不遇的题旨却不着一个“寻”字“不遇”之意。生活场景与心境交织在一起,显得感情深挚而富有生活情趣。最后一联“独吟风月过南燕”,写的是南飞的燕子不解诗人的愁绪。本身可以栖息的鸟儿无奈地接受没有月的夜空,“不陪伴”、“不理解”同样给人的是感伤落寞的美感情绪。“南燕”自古以来就被蒙上故园之思和伤离怨别的意蕴——这样一轮皎洁的孤月自然又为诗人的孤独情感赋予了故园之思和伤离怨别的主题。这样就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联想——诗人在旅途自然不是首次离家、此行并非为别离;回家也是不可能的,“音容一别近三年”既是对朋友的客观描述又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漫漫长路、茫茫远山、水阔晴光定是诗人要走的归途;杨柳秋蝉、明月孤燕定是诗人要相伴游走的旅途伙伴。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信息共同烘托出诗人惆怅落寞的心境。

由此可见古典诗词的美感情绪和情感意蕴并非是不可探寻的可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也好!风景诗人也罢……就得关注诗词中最美的美感情绪善于拨动目标受众情弦的艺术追求真淳热情的和他人共鸣相同正常环境如此寻常因而动心中的远离和伤害怎能期望一份教条执着的当地导游听懂了米兰·昆德拉哈?深阅读 和边度心灵的手语的题目 怎么读怎么别扭呢?所以要想做好古典诗词的赏析就得先读懂她 只有读懂了她才能读懂她所要承载的文化信息。

此诗为刘沧的代表作之一,可见其造诣之深。此诗虽为访人不遇而作,但全篇不写访人,而只写“我”遇“他”不遇的主观感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人以回环不尽之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