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郑清之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
谁知日用间,颠到由六贼。
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
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郑清之在梦中所作偈语,醒来只记得前两句,于是便在枕上补充完整,然后呈给慧上人。 这首诗以其真切的意境、禅味和超然的哲思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首先,作者明确地认识到人的身体是由虚妄之念组成,通过分析找到隐藏其中的"贼人“即名相(概念),生灭也就现现在无中生有之中和空有之间,而且是没有错乱的,如此自然而然就了脱了生死。因为知道了身心是空幻不实,自然也就没有挂碍。这里的"浑家不相识",也就是放下身心世界的一种境界,进入佛国不用言说,真正的行者只能是自己的主人,自身去做主人。"主"哪里去找?即是向内去求觅的工夫,如同梦幻中见到一个从未相识的亲人的境界一样。
其次,诗人以一种空灵之笔,在短短的二十字中,以虚妄之心为体,把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境界都看成是虚妄的。把幻化空相作为主宰来看待,并由此把握到自己生命的真实意义。这里已了无牵挂,"生灭在空色",没有什么好害怕担心的,反而能把这种本来寂静的生活过的像艺术一样,有了深深的趣味和人生的价值在里面。这里看空了万事万物和身体的主宰者也就是所谓的贼人的分别与关联。由实际人生走入虚妄心境而还归到空灵一片,到达不可言说的妙处。
此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禅思和人生智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超然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