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一》宋郑清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清之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一》原文

谁将春晚作冬看,添着绵衣减却难。

道是麦寒犹未在,愿渠麦熟且禁寒。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谁把春天的傍晚当作冬天来看呢?因为担心寒冷加上厚衣裳,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人说冬天小麦尚未发芽,祝愿麦子快点成熟且留住现在的温暖。

原创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农家殷切盼望丰收的诗句,诗歌风格简约流畅。第一句作者对生活的体察,带有深情。提到暮春已经降临,还遭遇一些小寒气,这在很多诗人笔下,都是一种令人烦恼的季节转换。然而,对于农家来说,这却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

“谁将春晚作冬看?”这句诗中,作者用疑问的方式表达出对季节转换的困惑。春天已经过去,暮春的傍晚本应是温暖的,却感觉如同冬天一般寒冷。这使得作者不禁发问:“究竟是谁将这样的季节混淆了呢?”

“添着绵衣减却难。”这句诗中,作者表达了面对寒冷的无奈。因为寒冷的侵袭,人们不得不添加衣物来御寒。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让人们感到不适,甚至感到痛苦。这里的“难”字,透露出人们对这种寒冷的厌恶和无奈。

“道是麦寒犹未在。”这句诗中,作者巧妙地以“麦寒犹未在”来回答自己的疑惑。在诗人的眼中,尽管外界的气温下降,但是田野中的麦苗尚未发芽。这使得诗人恍然大悟:原来季节转换带来的寒冷并未影响到麦苗的生长。

“愿渠麦熟且禁寒。”最后一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农作物的期待。他希望麦子快点成熟,这样就可以留住现在的温暖,也希望农作物能够丰收,以此来抵消冬天的寒冷。这句话饱含着作者的期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怀。诗中的疑问和深思让人深感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同情心。而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