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行诗》宋郑清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清之

《送行诗》原文

中行别意增怀抱,昨夜秋声到客船。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

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行诗在古代诗词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诗人郑清之的这首诗也不例外。然而,它与其他送行诗相比,却显得与众不同。首先,它不落入离别伤感的俗套,而是以开阔的胸怀和深挚的感情来表达友情的珍贵。

首句“中行别意增怀抱”,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称其为“中行”,意指友人离去之后,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宽广。这里诗人用了“别意”二字,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同时又带有一些温情的意味,使离别的伤感中透露出几分豁达。

次句“昨夜秋声到客船”,诗人将离别的氛围描绘得生动而具体。“秋声”指的是秋天的声音,这里可以理解为秋天的离别之声。“到客船”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仿佛秋天的声音也随着离别的脚步来到了船上。这一句不仅将离别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下文的描绘做了铺垫。

三、四句“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背景和离别后的景象。“流水孤村鸦”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流水潺潺,孤村寂寂,乌鸦在枝头鸣叫。“平沙远景雁依然”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远处的沙地上,大雁依然在飞翔。这两句诗将离别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自己的遗憾。“绣口”在这里指的是才华横溢,“供吟笔”则是指善于吟诗作赋。诗人称赞友人没有绣口却有吟笔,才华横溢却低调内敛。这种赞美之情在诗中表现得十分真挚。而对于自己,诗人则表达了遗憾之情,他觉得自己没有像莼羹那样做出让贤之举,感到惭愧。

最后两句“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诗人将离别的感慨和友情的美好寄托托付给西湖的林处士。重阳节时,林处士或许会健健康康地倒在菊花前,回忆这段美好的友情。这一句诗将友情的珍贵和美好寄托表现得十分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送行诗以其开阔的胸怀和深挚的感情表达了友情的珍贵。诗人通过对离别场景和背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自己和友人的真挚赞美和遗憾表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真挚。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美好寄托,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