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释宗杲
南泉无过,口能招祝。
赵州礼拜,草贼大败。
径山不管,结案据款。
文殊普贤,且过一边。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
释宗杲
南泉无过,口能招祝。 赵州礼拜,草贼大败。 径山不管,结案据款。 文殊普贤,且过一边。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通过描绘南泉、赵州、径山等禅师或名山的情境,来阐述禅理,给人一种远离世俗纷争、超然物外的感觉。
诗的开篇,“南泉无过,口能招祝。”这句中,“无过”意味着南泉的话语超过了一切,它如同招祝般的神威。“口能招祝”给人一种深沉且神奇的感受,似乎在言说之间就赋予了人们启示与指引。这描述的是南泉的言辞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可以引领他人走向真理。
接下来的“赵州礼拜,草贼大败”,是借用了赵州礼佛的典故,表明禅者在面对困扰自己的难题时,应当恭敬礼拜,虔诚求解,只有这样,才能够驱散困惑,大获全胜。这象征着禅者面对困扰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径山不管,结案据款。”径山是指杭州的径山,是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在这里,禅师们通常不做过多的干预和评论,而是让事情自然发展,这就是“不管”的含义。然而,当问题出现时,他们则会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和处理,这就是“结案据款”。这里既表现了禅宗的超脱与淡然,也展示了禅师的智慧和决断力。
最后,“文殊普贤,且过一边。”这是在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名相,不要被外在的形象和概念所束缚。文殊普贤是佛教中的两位重要菩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很高,但在这首诗中,他们被放置在一边,不被重视。这表达了禅宗所倡导的超越名相、直指本心的理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泉、赵州、径山等禅师或名山的情境,表达了禅宗的超脱、淡然、智慧和直指本心的理念。这些理念引导人们远离世俗纷争,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的表达,使得禅意和诗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至于现代文译文和解释如下:
南泉的话语超过一切,能够引领他人走向真理。赵州在面对困扰时应当恭敬礼拜,虔诚求解,才能够驱散困惑,取得成功。径山不做过多的干预和评论,让事情自然发展。当问题出现时,我们需要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和处理。我们不应被外在的形象和概念所束缚,而是要追求超越和觉醒。整体而言,南泉、赵州和径山的理念融合了禅意与诗意的美感。它能够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