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楼钥
饱闻兹山产奇石,东南宝之如尺璧。
谁知狼藉乱如麻,往往嵌空类鑱刻。
长安东风万岁山,搜抉珍怪穷人间。
汴流一舸载数辈,径上艮岳增孱颜。
当时巧匠斲山骨,寘之河干高突兀。
干戈动地胡尘飞,坐使奇材成弃物。
君不见黄金横带,不数台城拜三品。
只今零落荒草中,万古凄凉有遗恨。
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阅兴亡知几许。
行人沉叹马不前,石虽不言恐能语。
《灵壁道傍怪石》现代文译文如下:
早有耳闻灵壁道旁的奇石乃是此地的宝贝,人们视之如璧,珍爱无比。却没想到如今却满目疮痍,乱糟糟的不成样子,石头形状各异,有的还被凿刻过。在长安的东风万岁山,奇珍怪石无所不有,被搜刮一空。汴河上的一艘艘船只,载着数人,来到艮岳,增添其雄姿。
当初的能工巧匠伐山骨,置之河干高突的地方。但战乱让胡尘飞扬,奇材成为弃物。你看那黄金横带的人物画图早已消失,拜三品的台城也不复存在。如今这些石头零落荒草间,留下万古凄凉的遗憾。木人漂浮其上,不如尘土,见证了朝代的兴亡更迭,它虽不说话,却能理解这一切。
宋代诗人楼钥借灵壁道旁怪石,抒发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国势衰微的忧虑和感叹。这些怪石曾经被视若珍宝,却被弃之如敝屣。诗人通过怪石寓言士人,士人在社会动荡时也遭遇沉浮,忽而受重用,忽而遭弃置。诗人借物咏怀,感慨万千。
宋代是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矛盾已相当尖锐。由于宋高宗一味妥协,偏安一隅,社会动荡不安,国势日渐衰微。边疆地区时受侵扰,南宋军民抗击异族侵扰及从侵扰中恢复祖国的统一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内容作者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诗歌之中,让诗歌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诗人关注国家命运,批判统治者的奢侈挥霍行为。宋代这种以“物”来抒情达意的手法可以说是独具特色。
当然本诗还有楼钥的另一写作特色即长于比拟。这里既用灵活多变得想象把静物写得生动形象,又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这些石头以生命。如“木人漂漂”、“不如土”等句都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变迁的感慨。“行人沉叹”、“石虽不言恐能语”,更把诗人那种对动荡时代哀怨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本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对比鲜明、内涵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