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楼钥
老矣思归铗屡弹,七旬望八合抛官。
我将东去计安出,君欲西还事亦难。
好向渚宫寻故迹,更从雄楚纵遐观。
上游正倚公为重,莫向蓬谿更上滩。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刘德修赴遂宁示和篇改除荆南复寄之
老矣思归,弹铗屡弹,七旬望八,抛官,东去计安出。 赴遂宁,寻渚宫故迹,纵观雄楚。 上游正倚公为重,莫向蓬溪更上滩。 改除荆南,复寄之以诗。
这首诗是楼钥晚年所作。诗人年事已高,却屡次辞官,最后在儿子的帮助下,以观文殿学士的身份在朝中养老。他对于这种状况自然是不满的,于是借刘德修赴任之事,抒发了自己的牢骚。
首联直接点明了自己的不满。“老矣思归,弹铗屡弹”,诗人以自己屡次辞官的行为表明自己也有思归的愿望,“老矣”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年龄与心境。一个“屡”字则可见诗人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出辞官,“弹铗”这一典故则表示诗人虽然未曾辞去官职,但是已经有了强烈的思归之念。接下来“七旬望八,抛官”这两句是说友人刚由遂宁赴任归来。八十与七的区别虽然不大,但分量却有了质的差别。刘德修既然已得到更高官职,诗人对此事也应当不以为然,并且这种希望调动职务的高升一般都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也是出于各种需要表现自己对这样的职位是被勉强的接受的感觉。第二句使用了音节变化。初读似乎顺口使读者不知何故反书失落二字后改为诵中始有获得不联的感觉这样做显得血脉又合诗文规矩真是好功夫这里的七字与八字又是反觉之病两者似乎有点彼此迎合其隐然相欺之妙做学问真要“难知难而可为也”。”结尾“上游正倚公为重,莫向蓬溪更上滩”表明了自己并非羡慕贫贱而扬眉吐气的仕途地位也并非对于某位友人某个人以及他所取得成就的无端的攻击。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深恶此人一旦踏上了错误的道路就不要再误人误己。这句话看似在安慰对方却暗示了自己的深深感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壶浊酒喜相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首诗语言平实而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劝勉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不事雕琢,却能打动人心。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