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喜雨次韵併呈郡守吴居父》宋楼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楼钥

《喜雨次韵併呈郡守吴居父》原文

一旱祷而雨,此心天与通。

为霖三日起,起舞万家同。

破块朝方爽,翻盆夜正中。

随车真响应,巫觋又何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好的诗人能够在民众悲苦之时深刻描绘他们的心灵景状,呈现人情物理的痛处与快处,触到民间对苍天不平之感的弦索,因景抒情,使之人与物齐兴亡之叹,余音妙味,达于极致。就词句来说,我觉得宋朝的诗人楼钥即是一个具备这样的品性和诗才的人。他在“一旱祷而雨,此心天与通”中展示了祈祷天神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共同感应的至诚之情。“起舞万家同”的欢喜描写令人宛如亲见万家人民全体起身共舞欢呼的情景,那种万众一心、同享幸福的人间真情,真有说不出的快乐。

至于“破块朝方爽,翻盆夜正中”,则把雨后的那种清新快适之感写得如临眼前。据陆游《时雨》一诗说:“山头云气耳,谷口车轮声。”可见云气消散,车马轻快,是雨后常有的景象。楼钥说“破块朝方爽”,可见地气已经开动,大地正在解冻之中;谷口夜雨已翻盆满坑,万象更新,正是春耕开始的吉兆。诗人用字之妙,既表现出雨的量之丰,又说明“民之水而生”,即老百姓的生命在春雨滋润下顿时恢复春意的事实,含有及时雨的意义,从中展示了诗人感情的色彩。雨来了,而且一“霖”(大、连绵),这样持续久雨的气候表现了天道人事之间的正常关系,也为末二句找到了最贴切的注脚。“随车真响应,巫觋又何功”,真有“天公地道”之感!这不仅表现了诗人民胞仁爱情怀,而且也表现了诗人思维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句在结构上与前二句有因果关系。上面二句既是“起舞万家同”的缘故,诗人也就有了下面这些遐想:大好春雨就如同黄庭坚所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应该随春雨而行的地方官一同到达丰收的田畴吧。尽管这是一种美丽的遐想,然而作者没有让它空然而止,而是说出了更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两句:“随车真响应,巫觋又何功!”

此诗语言平易晓畅,意境清新自然。前二句以“心与天通”的精神状态和“起舞万家同”的欢庆实情而论,“春神处处与人同”;次两句仅举早晨出门细视脚下便感心境为舒畅欢欣之情说明:彻夜春雨浇灌沃壤滋养了庄稼活的无竭自在高远之美感崇愿即遍赐膏雨继续追踪鼓舞的功效益厚尽忘昔贤韩愈所谓“膏泽惠南亩”之语;后二句以“随车响应”作比为喻,“巫觋”与“神农”并提,“神农”为农耕神,“巫觋”为农耕时的助手。农耕是古人最崇敬的农事活动,人们每每祈求神农赐福天下万民都去从事农耕之事。“随车响应”的诗意即是比喻“神农”恩泽普降和祈雨人由“巫觋”请来神灵下雨并愿将福泽施与百姓之后喜悦欢欣的情感心情及期盼;这既是对农事活动的礼赞也是对神灵的颂扬。整首诗既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祈雨泽、望丰年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平易近人的风格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民众的热爱。诗人以平易自然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达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同时,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诗歌艺术也在这种表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