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杨时
世事浮云薄,劳生一梦长。
散材依栎社,幽意慕濠梁。
风激鹰鸇迅,霜残草木黄。
投閒如有约,早晚问耕桑。
下面是我根据您的要求创作的赏析:
《感事》一诗的主题是思考和表达世事如浮云,生命如梦之理。这是作者对于自身、人生和社会的一些独特看法,融合了他深深的情感体验。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世事浮云薄,劳生一梦长。” 首联将世事比作浮云,这其中暗含着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哲理。在宋代,人们常常以浮云比喻世事,这是因为浮云变幻无常,这与世事的复杂多变相吻合。而“劳生”一词,指的是人们奔波劳累的一生,如同梦一般短暂而虚幻。这两句诗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得淋漓尽致。
“散材依栎社,幽意慕濠梁。” 颔联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散材”是诗人的自喻,表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而“栎社”则是隐居山林的神,诗人渴望能像散材一样依附于栎社,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幽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幽静的向往。而“濠梁”是庄子与惠子观鱼濠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然的向往。
“风激鹰鸇迅,霜残草木黄。” 颈联以雄鹰、秋霜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这里的风激鹰鸇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于人生和时间的紧迫感;而霜残草木黄,则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凋零和枯萎。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感受和生命意识。
“投閒如有约,早晚问耕桑。” 尾联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他渴望能过上隐居山林、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自我期许,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悠闲、自然、淳朴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理解,也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外在的世界和物质的生活,而忽略了内心的世界和精神的追求。杨时的这首诗,提醒我们关注内心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常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希望这个赏析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