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迂疏堂》宋杨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时

《迂疏堂》原文

终南有捷径,屈蠖终当伸。

君独耻不蹈,安得与世亲。

结庐寄人寰,独往宁问津。

形影废酬赠,相忘谁与邻。

寄谢汉阴叟,抱瓮良非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迂疏堂》是宋代文人杨时的自勉之词,也是他高尚人格的写照。这首诗以“终南捷径”为引子,表达了杨时迂缓却坚守正道的性格特点。

首句“终南有捷径”,以终南山为背景,暗喻人生之路并非坦途,而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然而,尽管捷径看似近在咫尺,却往往充满了陷阱和诱惑。第二句“屈蠖终当伸”则表明,无论多么曲折,都要坚持到底,终会迎来光明。这一句既表现了杨时的坚韧不拔,也揭示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君独耻不蹈,安得与世亲”两句,表达了杨时对于世人追求捷径的鄙视,以及对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的坚守。他劝诫自己,只有坚守正道,才能真正与世无争,才能真正与世人亲近。

“结庐寄人寰,独往宁问津”两句,表达了杨时对人生的态度:不追名逐利,不为世俗所困。他选择在人世间建造自己的居所,独自前行,不问出路。这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形影废酬赠,相忘谁与邻”两句,进一步表达了杨时对人生的感悟:形单影只,却并不感到孤独。他与自己的形影相互慰藉,忘却世间的纷扰。这里的“相忘”既指与自己的相处,也指与自然的相融,表现了杨时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在结尾,“寄谢汉阴叟,抱瓮良非真”中,杨时感谢汉阴叟的抱朴之风,并表明自己并非真正沉迷于物质世界,而是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自由。这一结语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自省。

整体来看,《迂疏堂》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格魅力的诗篇。杨时通过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自己的期许,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他的“迂疏”并不是逃避世事的借口,而是一种坚定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品格的追求。这使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