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朱守有待亭》宋吴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吴芾

《和朱守有待亭》原文

使君敛惠抚吾乡,物阜年丰特异常。

已向湖中同众乐,更来山上发天藏。

登临缅想高怀适,赋咏悬知雅兴长。

独恨杜门方屏缩,莫窥佳致望余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和朱守有待亭

宋 吴芾

使君敛惠抚吾乡,物阜年丰特异常。 已向湖中同众乐,更来山上发天藏。 登临缅想高怀适,赋咏悬知雅兴长。 独恨杜门方屏缩,莫窥佳致望余光。

朱守是我的同乡,他为官清正,抚爱百姓,政绩卓著。因此,人民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官来看待。作者抚今追昔,思绪万千。首先想到的是“使君”施政的好处,不仅使地方“物阜年丰”,而且惠及久已离乡背井、逃亡他乡的难民。由于地方太平了,乐事自然多起来。“已向湖中同众乐”,指得湖中的赛龙舟等娱乐活动。“更来山上发天藏”,是说他将到城郊著名的风景区去游玩。据《乐清县志》记载:“有待亭在县西四里,名传‘一曲溪涵待月弯’”。发天藏,即发现隐藏着的美景。上句有“今我来思”的意味,下句则就“景中人”所见“有待亭”景色展开想象和联想。“缅想高怀”,就是作者赋咏、欣赏山水的雅兴。“悬知”则是作者再次对未来作了美好的设想。至此,作者的激情、兴致推向了高潮,然而自己不能亲自参与其中(“缅想”、“悬知”含蓄地表达了这种愿望),感到十分遗憾:“独恨杜门方屏(捂)缩”,想隔门观赏美景,可惜身在乡间又碍于无路可通,只得作罢。(“杜门屏息”含蓄地表现了“恨”的心情)。只能在月夜里尽情想象和向往那美丽如画的待月亭了!(这里把赏月的情景移到了待月弯,显然是为了实景略作点染。)

这首诗感情真挚、细腻,表达了作者对朱守的敬仰、感激之情。同时对山水亭阁的描写也显得清新、自然。在结构上,全诗从朱守个人的政绩写起,进而写到作者对地方安定的美好向往;在感情上由敬仰转到遗憾;最后又归结到对景色的热切向往。可见诗人是用心写的,中间蕴含了激情与创造的力量。

绿色译本(想象现代语言再现古意):

你是我们的贴心好官,到这里后安抚了我们那片丰饶的土地,年景丰收,物资富足格外不同于往常。在西湖上我们一起同乐共享欢畅,再来城山欣赏隐藏的美景。我遥想你的高洁情怀,也许正在吟诗作赋赞叹这美妙的地方。只恨此刻我紧闭门窗无法欣赏美景,想象你那儿风景绝佳令人向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