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一》宋吴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吴芾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一》原文

村径迷南北,晨兴乃错行。

悟来还已远,却悔早贪程。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一

宋 吴芾

村径迷南北,晨兴乃错行。 悟来还已远,却悔早贪程。

初读此诗,似乎只是叙述诗人返乡途中的一次意外,早上起床后,因村间小路复杂难辨,弄乱了方向,走错了路。一个“迷”字,把诗人错乱而焦急的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然而细细品味,诗人的“错行”自有深意在内。

“村径”两句,从表面看是写实,其实这正是诗人以错行为手段,引出后面的“悟”来。倘若诗人不迷路而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又怎能获得深刻的“悟”呢?这就不难理解诗人在“迷”字上用力了。这“错行”表面看是诗人贪早赶路的结果,实际上是诗人通过偶然的错行走上了觉悟之路。从“悔早贪程”看,他大概预感到即将获得什么领悟。“悔”,悔的不是早行,而是贪早贪程,是为了加深前面的“悟”。在诗人看来,急急忙忙赶路去追求的东西,恐怕未必如人意。这是从反面立言。至于究竟“悟”了些什么,则没有直说。但不难想象,诗人是在从错行走中有所感悟。若说前人常在“欲速则不达”意义上使用“错行”的比喻的话,那么此诗更注重的恐怕还是别的哲理吧!至于作者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呢?那只有请读者自己去领悟了。这里写的是作者生活与心境中的体验与感受。读者若是与诗人的思想、性格、志趣相契合,他便会自然而然地领会诗人的思路与情感趋向。对于写诗作文而言,“言不尽意”或“词不达意”的时候更多些。“错行”之后获得深刻感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欲言”和“不能尽言”是重要原因之一。诗歌要表现生活中的一点领悟、一点心得、一点体验,不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是难以达到意深旨远的境界的。此诗由错行走引发出来读者自然会有所领悟。

这首诗平易如话,既无奇特险怪的词语,也无张狂耀眼的声色,娓娓道来,朴实无华。诗人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颇有亲切感的。它既没有流于一般化的平铺直叙,又没有陷入一味说理的窘境;既有具体生动的描述,又有深切真挚的抒情;既有出人意料的构思突然转折,又有情理之中、水到渠成的结局。它的语言风格也平易近人、流畅自然。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