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胡廉使墨菊》明杨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杨荣

《题胡廉使墨菊》原文

谁洒溪边洗墨痕,东篱点染此花繁。

岁寒不改冰霜操,晚节偏承雨露恩。

冷蕊开时诗满卷,秋香泛处酒盈尊。

殷勤持赠乌台客,三径悬知旧业存。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作者为明代诗人杨荣,此诗写出了墨菊风姿神采,表达了对胡廉使的敬意。下面是我根据原文翻译并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墨菊,本名白花,由于宋代黄庭坚喜爱此花,才开始以墨菊为名。而这首诗中,诗人笔下的墨菊更显得高雅、清逸。

“谁洒溪边洗墨痕,东篱点染此花繁”,墨菊本身色为深紫,其中缀有白色小斑点。一望即知不是工整正题。“谁洒溪边洗墨痕”,难道是为了清除往昔的印痕?岂不是表达一种理念!点染出不拘陈规陋习、刻意创新的高雅情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想象其中流露出谦和慰抚之情!这是一,“东篱”即是黄宅(尊经阁)。依照荣主编的正意理解为谁在这百花残落的时令:端起胭脂汤滋润满山坡给原本没有什么着色的此花一点点靓丽的衣衫将污染掩住荡走悲的洗礼让花显出独特的气质风度神韵更显得风姿卓约二“岁寒”两句写墨菊的品格。它傲霜斗雪经得起严峻考验。这恰恰体现出主人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秉性。“晚节”两句承上启下依旧在写墨菊,而这幅墨菊正表现出那种富贵不能迷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的高尚品格,联想到画的主人的操行,也正好反映了这首诗与作者自身仕途进德修业,注重人格塑造的一片冰心,展示了盛唐气象,这里虽然说墨菊,是作为隐喻来借题发挥歌颂作者自我廉吏传家久远、德业馨香远播的主题。

全诗紧扣墨菊的特征展开描写议论,由花到人,又由人及花,构思巧妙,托物传情,寓意深刻。语言质朴凝炼,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墨菊傲霜斗寒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主人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高尚品格的敬意。

全诗可视为一种暗示,一种寄托。这正是这首诗高于一般咏物诗之处。读罢此诗不禁对那位刚正不阿的廉吏传家久远、德业馨香远播之感油然而生。清代张表臣《珊瑚网》中说:“古人咏物诗极多,皆非胸有成竹,未有不就题而得者也。”细细品味这诗所表露的作者的旨趣、感情和节操当不是“就题而得”的。这样好的诗是应该与那位廉吏有关联的。当然这也是“于我心有戚而戚”,读其书知其人罢了。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