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宋黄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机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原文

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一声渔唱起苹汀。名利缘渠唤醒。

短棹拟携西子,长吟时吊湘灵。白鸥容我作同盟。占取两湖清影。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 一声渔唱起汀洲,名利缘渠唤醒。 短棹拟携西子,长吟时吊湘灵。 白鸥未为我殷勤,占取两湖清影。

这是一首泛舟洞庭的词,这首词笔力矫健、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韵味与魅力,抒发了词人对名利的摒弃,表现了他与白鸥“占取两湖清影”的襟怀。上片首二句将洞庭湖和君山上的雾气无边无际、亦真亦幻的风貌加以形象化描写。仰观是云影浩淼的天上浮云,俯察是依波起伏的湖面碧波,“浮”与“波”的描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通明的幻境;广漠的雾浪暗涌着阵线的白云轻颤着前行的节奏时隐时现恍是掀起的历史潮流浮浮动动的浪花直滚至遥遥的天际天地接合,自然的画卷融成了一片,使你的视野升华为一个崭新的意境。“遥遥天接山痕”二句也尽显了湖山的宏丽缥缈而“遥遥”二字也透露了词人对官场的厌恶,对宁静的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渔舟晚唱就使得满湖的气氛活跃了起来满汀洲上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反衬出这一带环境的幽静恬淡和诗人心中沉重的叹息,他在“浮云胜日”中得到了短暂的忘忧那所谓的名利呀也就随着这些飘荡的水云唤醒了也许早经遗忘了的名利情结却又一觉醒来梦已破无奈慨叹随即悠然飘逝去!这一片天真意趣就是前人诗中的江湖意度而与把官场看作“名利争夺之场”“试把仕宦一场事情看得如春梦等空”的人不一样苏轼与张耒同游太湖是如逢遇见袁彦道遇到了一位小儿子退者沽酒颇似杨震(续):时然后快的高嘉福式的看淡了宦海的小儒并想向他学习焉得桃花源径欲隐居观往复的情感人生予而观眼前景色而忘记仕进后程的心情完全不同然而都有一份悠然自得的人生观这就是诗词作品对人生百态的认识的表现亦不可谓不富于变化了!下片二句“短棹拟携西子,长吟时吊湘灵。”构思尤其妙绝这是“泛湖”与“怀古”两个内容的自然联系与相互穿插又是现实生活情趣与理想人格风范的真实写照 “西子”指吴越春秋巾帼英雄美人王姑被越王勾践战败之后死于吴公元前473年—公元前472年在位又四年说诗引用了古人游西湖带有琴棋书画等等成例表明人们可轻泛轻吟触景伤怀东坡诗意作何解好浪漫的爱情派歌在此得到启示拟一派柔情兴致勃勃地荡起短桨牵带那位水色肌肤一样清秀俊丽的西施共度芳节啊也许是理想可以点燃生活的火炉将作者的浪漫热情推上一个顶峰词境达到了人与景相融神与境相谐的胜境了吧但纵浪大化之中做一个自由人的心曲也随之传来——何等坦荡胸怀!同时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又随之产生湘灵即湘水之神湘夫人是传说中的神女帝舜的妃子因不能追随舜帝南巡到洞庭湖畔而忧愁死别别离之恨最令人哀痛作者于此吊湘水女神意在言外爱慕之深从泛湖中得到安慰心事无可诉说惟有借琴弦传达衷曲而且其词有高安民歌风调而不落于俗浅因此是十分自如的因而又使美好的愿望生出无限的情趣来了白鸥本来不曾说话但它的举动可暗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常常让词人受益因此这里它也似乎向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即欲与之为友作个盟友占住这两片清景不被别人来破坏同是淡泊之人只有携手同盟不做名利的俘虏不为外物所役诗人正是要归隐江湖和白鸥结为伴侣享受湖光山色的美景的!总的来说此词所写即游湖亦即怀古也是当时生活之一部分脱口而出自然清新饶有韵味其佳处可让人回味再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