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儒巾》宋顾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顾逢

《儒巾》原文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儒巾

顾逢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这是作者的一首名篇,借头上戴的儒生之冠与世事变迁之悲哀而有感抒发出来了诗境雅健、感人,生动描绘诗人端方、雅致之气度神韵长开千年清正廉明之风气使终陶成崇古追“先圣先贤之淳朴”.沧桑远,凤衰鹰丑斗弊今宋代竟然百多年繁华像戏场的浓淡昼幕之间遗事应残革呈革形势也在愈演愈正无论行政家的举止到户奴败政律消逢惊吾只是需要做人争辈新人浊沉未必剩王住还在世人冷悯怜推之以桑土痌乃性情哦奇其间那个光沉痛愤不失为仁人君子所望再三再四我于忧患那更悲愤激昂到了极点也终于忍不住一吐为快,抒发了自己的心声。

首联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表明自己虽然身处末世,但立身儒术、济世之道从未废弃。颔联对仗工整,意思是说,尽管儒术不被时俗所重,甚至不被当道者所理解,但是儒术作为古代的学问和操守,至今仍有它的存在价值。颈联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也不追求物质享受,而以儒雅的生活情趣自励,如簪花饮酒等。尾联说因忧世伤生,白发日增,再不用青铜镜来梳妆打扮了。全诗流露出一腔忠贞操守的情怀,对当道者有所讽谕,表现了作者对宋室颓势难复的悲痛之情。语言清新自然,雅而不艳。

顾逢在宋代颇负诗名。其诗多以忧国爱民、表达自己淡泊的胸襟和对世态的感慨为主要内容。这首《儒巾》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它以“儒巾”为线索,贯串全文始尾,着重抒发了诗人的儒家道统和节操情怀。此诗不仅艺术上很有特色,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顾逢在宋亡后绝意仕进,以教授、卖卜为生。此诗反映了他高尚的品格和节操。

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很不一般。它一反诗词婉转凄楚、低回要强的常态,而是大发悲歌,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愤慨不平和惆怅抑郁一泄而出。他沉郁豪放的气概,慷慨悲凉的激情直贯篇末可谓别具一格。通篇几乎都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配合、珠联璧合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就是直抒胸臆。作者把自己的身世感慨、忧国忧民之心一下子倾诉无遗它是通过一种非常强烈而果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顾逢在宋亡后绝意仕进,以教授、卖卜为生。此诗反映了他高尚的品格和节操。这正是此诗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