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宁都上元有作》宋陈元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元晋

《宁都上元有作》原文

忍剑尤为花木灾,园林不贷一株梅。

呼童偏县无寻处,安得成丛插烛来。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陈元晋的《宁都上元有作》创作的一首赏析,以现代文的形式呈现:

《宁都上元有作》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诗,诗中描绘了上元节时宁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园林中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忍剑尤为花木灾”中的“忍剑”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园林中花草树木的呵护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不忍心用剑割破花草树木,以免它们受到伤害。这展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其次,“园林不贷一株梅”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于梅花的热爱。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园林中,一株梅花也不允许任何人带走或者折损,展现出诗人对于梅花无私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不贷”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心境,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专注和专注。

在诗的后两句“呼童偏县无寻处,安得成丛插烛来”,更是描绘出了诗人的快乐与欢乐。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元宵节期间,呼唤童子四处寻找庆祝所需物品,可是又无处可寻。这个词语巧妙地暗示着,无论是外出寻花还是寻求合适的庆祝方式都需要些时间,这也是为了下句“安得成丛插烛来”作铺垫。只有到了夜晚时分,园中花开成簇如烟花般绚烂的时候,才可以让人感觉到像是点燃了蜡烛,这样便形成了庆祝元宵的场景。诗人在此处的“成丛插烛来”比喻将园中花开得如同被蜡烛点亮一般灿烂辉煌,描绘出了上元节的欢快热闹和欢庆的场面。通过描述这上元夜如丛插烛般繁花似锦、笑语盈天的情景,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对于生活欢乐和温馨之情的赞美之情。

陈元晋用这样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上元节这个喜庆日子的向往与欢欣,同时更透露出对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不仅是一首赞美生活的诗篇,更是一首赞美生命与自然之美的颂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