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绿澹庵新州以所》宋陈元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元晋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绿澹庵新州以所》原文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余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缙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辨了着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现代散文式的诗歌赏析,主要以情感和哲理为主线,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深入剖析这首诗。

开篇就描述了澹庵(陈元晋自指)如同坡仙苏轼那样,眼中世界万物如微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如秋毫般的细微,更体现出澹庵对于儒者“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接着笔锋一转,写忠臣之计应当着眼于国家社稷,不料平地却风涛骤起,让人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隐喻,也是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尽叹息。

接着笔触转向历史长河中那些被轻视的文人墨客,他们虽曾富贵荣华,但终究如逝水东流,而他们的名字却能在汗青中永垂不朽。这不仅是对澹庵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文人的赞美。

接下来,文章又转向现实,描绘了澹庵面对困境的决心和勇气。他希望能扶助皇帝返回都城汴梁,即使面临危险也毫不退缩。但最终却无奈地被俘,只得归隐山林。这里的描写展现了澹庵坚韧不屈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文章回顾了苏轼和澹庵两位文人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在岭海百年间的不易。文章呼吁传承他们的美德和精神,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再出现如此杰出文人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情感和哲理两条主线,深入剖析了这首诗的主题和内涵,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