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高密长公主挽歌》唐上官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上官仪

《高密长公主挽歌》原文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

在湘水之畔,诗人的眼中仿佛看到高密长公主灵车远去的身影,娥台静静伫立,仿佛聆听着最后的瑞音。就像凤凰随着箫声远去,仙女随着鸾镜的沉没而离去,这不仅是一个神话般的景象,也是对高密长公主逝去后的寂静无声的描绘。

诗人用霜华芙落、银烛侵两个典故描绘出在清冷寒霜中的华芙悄然凋落,以及在风中摇曳的烛火越来越暗淡。在极尽描述寂静和清冷的环境后,诗人的笔触转向了空旷寂寞的平阳宅。在清冷的月光下,幽深的洞房愈发显得空寂,这一场景中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哀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密长公主逝去的深深哀悼和对她优雅、宁静一生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诗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空寂、清冷的环境,表现出人生在时间面前的无助和无奈。

译文:

湘水旁,灵车缓缓远去,娥台上安静祥和,最后的瑞音已消失。凤凰随清萧渐行渐远,鸾镜沉沦象征着仙女的离逝。寒霜之极芙蓉也凋落,风前摇曳的银烛渐渐暗淡。平阳宅中如今寂静无声,月儿冷,洞房深。

在现代文化环境中重新审视这首诗,我们会更深入地理解诗中蕴藏的情感深度和对人生的反思。这些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导我们重新思考生死、生命、价值和人与环境的关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