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造
唐家大府开天策,祖庙工歌登七德。
伪王连组{纟斥}颈归,山东羞死虬须客。
文儒济济陪英游,海内共指登瀛洲。
未妨滥吹一延族,中有谋断皋伊流。
崇宁圣人抚洪业,黄头遗种初芽蘖。
青宫进讲多暇日,壑情远览思才杰。
水墨落纸分毫厘,心融笔忘天运机。
鸾翔鹄峙俨在目,更用褚亮摛辞为。
天翻地覆人得知,神京北风吹皁旗。
空令便桥乞央酒,盛事拂膺正观时。
天家所宝君家得,拜手披图悼今昔。
鼎湖龙去馀弓剑,上林雁来断消息。
莫年笔力犹枝梧,惯题七骑阴山图。
为君斲句偕画往,贷我老泪淋衣裾。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题在钦主器时所作的《登瀛图》上的。从这首诗中,可以一窥陈造对钦主器时以及宋代“文儒”们的才华和心胸的赞赏,对宋徽宗崇宁年间政治的愤慨,以及在国家兴衰、个人命运多舛时的感慨。
首先,陈造对唐家大府的开国功臣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他赞扬了祖庙的歌声,象征着宋朝的七大德行。这里,“登七德”是形容祖庙的歌声,即是指祖先功德的歌声能激励后代,有如孔子的赞歌“思天下之民”。这些赞美显示了陈造对于国家的深深忠诚和对文化的热诚。
然后,诗人在描绘山东地区,那是一片儒雅繁荣之地,诗人们陪同英豪,在朝廷内享有无上的尊重和荣耀。这些文人雅士能谦逊地接纳和认可登瀛的优秀人才,表明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有包容心和气度。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当时的政治纷争,但他们仍以文化的方式保持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
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崇宁年间朝廷的困境。这里,“黄头遗种初芽蘖”指的是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新旧势力冲突激烈。然而,“青宫进讲多暇日,壑情远览思才杰”,朝廷也仍然有希望和空间去寻找和培养人才。这是诗人对朝廷的信心和对人才的期盼。
作者在这里使用了精妙的比喻——“水墨落纸分毫厘”,意味着诗人灵感如泉涌,作品就像用笔刻画出来的精美画面。整个绘画充满生气,栩栩如生。此时更借用唐代官名以咏此时盛世风度风雅的人物之事,“鸾翔鹄峙”的自然境界代表着政治清明的盛世之景,“褚亮摛辞”则是盛世之下英杰辈出的人文景致。
而诗人最后的落笔却是暗含无限的感慨与悲伤,“天翻地覆人得知,神京北风吹皁旗”,时代的变迁给诗人带来的既是惊愕也是激愤,“空令便桥乞央酒”这一典故,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间的苦难。“盛事拂膺正观时”,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理解和敬仰。
整首诗中,陈造通过描绘不同时期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和气度,同时也揭示了时代的变迁给个人带来的悲欢离合。这些复杂的情感通过诗人的笔触得以传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