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庆元冬再到盱眙四首其一》宋陈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造

《庆元冬再到盱眙四首其一》原文

虎头山下参天柳,亲见栽时共我长。

柳自摧残人自老,半生不抵熟黄粱。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虎头山下,有一株参天柳树,这株柳树见证了我和它一同成长。如今,我看着它被摧残,而我也在慢慢老去。我的半生,就在这熟悉的老柳树下流逝,而那熟黄的稻粱也只在梦中美好。

陈造用平淡的语言描绘出他与这株柳树相伴的岁月,又用哀伤的笔触描绘出岁月的无情流逝。这里的“亲见栽时共我长”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岁月的感慨,也暗示了他与这株柳树的深厚情感。虎头山下这个具体的地点与景物增强了这首诗的情感厚度。在文学语言中,“虎头山”可以作为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存在,有着风雨历史和人情的交织。

随后诗人描述“柳自摧残人自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年华流逝的悲怀。他又把人和树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感慨。这是一种对比和反差的修辞手法,以柳树的“摧残”反衬人的“老”,凸显了时间无情的本质。

最后,“半生不抵熟黄粱”诗人感叹自己一生一世就在这样的现实下过去了,这与开头的“亲见栽时共我长”形成呼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尽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情感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哲理意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