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陈造
雨来不后晴不迟,今晴昔雨皆可诗。
自怜老去才易尽,平日尚有黄绢辞。
挑灯初听鼕鼕鼓,南风收尽檐间雨。
麦根既润燥乃宜,此事时传老农语。
人家屋脊黄云中,南村北村欢笑同。
定知老子喜欲舞,鼎来骚客争奏功。
诗人例天肯土血,浩然不逢李贺疾。
宿羽缠结我未脱,前身永思今次律。
君亦妙巧戕其天,低摧与我皆可怜。
经篇严密更开托,却须编入襄阳乐。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诗是酬答余司理所作,诗中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人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遭遇人生困境的感慨。
首联“雨来不后晴不迟,今晴昔雨皆可诗。”描绘了雨后晴天的美好景象,这些景象都是诗人作诗的好素材。颔联“自怜老去才易尽,平日尚有黄绢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才情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平日所写诗歌的珍视。颈联“挑灯初听鼕鼕鼓,南风收尽檐间雨。”描绘了诗人挑灯夜读,欣赏雨后美景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
接下来的一联,“麦根既润燥乃宜,此事时传老农语。”写出了农事的顺利,是老农经常的经验之谈。诗人对于农民的经验非常看重。这就突显了他朴素的农业生产的观念,更显现了他对于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在尾联,“诗人例天肯土血,浩然不逢李贺疾。”这里用“诗人例天肯土血”来形容自己的诗才枯竭的窘境,十分恰当,也为整首诗增加了一丝诙谐和轻松的气氛。
全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农事的关注和热爱,也体现出他对人生的豁达和坦然。尽管他遭遇了人生的困境,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