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其一》宋陈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造

《再次前韵呈林郎中五首其一》原文

清诗似奏韶乐音,林侯宿世孤山林。

疎云时漏凉月影,雏凤独啸修竹阴。

金华后山俨在目,非子谁复钩其深。

掩郑炷香三叹息,向来望若空潜心。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苍翠的山林中,忽然遇到了文思隽永、清新可人的诗人林侯,相互交谈之下,自然倍感亲切。在阴凉的修竹丛中,二人相互倾听对方的诗歌声韵,此情此景如同大诗人林侯独立在孤山之上,洒下一缕缕诗韵,在夜空中低低地回荡。清脆的声音好似美丽的韶乐在山林间回荡,这美丽的诗意真是人间难觅啊!

这是一幅很美的图画。此时有幽竹修梅的点缀,更有那美丽的诗韵来渲染。大凡诗意很美的景致都很有些超然之象,古人云“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正好可以借用来说明这首诗中的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很珍视这份难得的知音之缘,对林侯诗才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然而面对此情此景,郑刚中的“金石友”却似乎黯然失色了。面对这秀美、幽静的夜景,诗人感慨万千。在慨叹之余,也表现出他对郑刚中之人的倾慕之情。

诗的最后二句,“郑侯诵诗罢,掩卷三叹息”,写得非常含蓄,但又充满了深情赞美。既有对林侯学识渊博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其爱才惜才的情怀的赞美。而对“三叹息”的自叹自怜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苦衷:林侯以这样好的诗品、令人羡慕的人品得到他这首七律时,想到自己并非出身科举考试而仅以布衣(平民)之身投赠高门大户(郑刚中为兵部侍郎),一时得不到出仕的机会而痛苦不置。“香三炷”、“空潜心”及末句的“望若空”都反映出他这种心情。“香三炷”句表明郑刚中对郑燮诗爱不释手;“空潜心”句说明诗人自己对林侯的倾慕之意。“空潜心”是指郑刚中对林侯之人的倾慕和对其诗歌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是指诗人自己向林侯表示要像郑刚中一样真正来重视(这是谈不上拥有物质拥有和精神双重寄托与比拼的两类事物。)这几句本来并无深刻的意义。“黯然消魂”的话正来自一个受长辈呵护喜爱青少年的谦诚口吻,“心绪无处落时”写尽了寻求挚友之间的激动喜悦心态之一角。“盏熏苏合”,是指焚香饮酒以示对友人的热情慰劳。“空望若”句则是“望若浮云”,也就是前句所提到的“三叹息”的具体原因了。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有的意境和美感:

在苍翠的山林间,我遇到了你——才华横溢的林侯。你的诗如美妙的音乐般清丽,如同韶乐在山间回荡。你独立在孤山之上,洒下一缕缕诗韵,在夜空中低低地回荡。

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清凉的影子。如同凤凰独自在修竹之下长啸,声音悠扬而深远。我眼中的金华后山仿佛就在眼前,若非你谁能如此深入地钩画出它的美丽。

我掩上书卷点起熏香,深深地叹息。过去的一切如同浮云,而你却像这山间的清泉深深地吸引了我。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