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玉楼春·玉烛光明正旦好》宋杜安世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杜安世

《玉楼春·玉烛光明正旦好》原文

玉烛光明正旦好。斗柄东回春太早。岭寒犹锁去年梅,江暖新催今岁草。

蜀国熙熙冬令杪。更喜寿阳新梦觉。玉杯齐举乐音谐,遥想金阶天仗晓。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词抒发了春回大地的喜悦心情,不仅写了对春天来临的喜悦,更有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冀。这是大年初一的喜庆诗。虽然唐代这一节日庆典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不够后世那么井井有序,且中唐以前因军事、政务多方面原因(主要就春季发兵而言)活动之极为经常。但我们至少应有并力争“比较熟悉这个每年一度的乐天“岁时朝贺”的主题习俗传统并有感动性”,做得到“不忘根本”的要求,否则“不会”就不能写出符合要求、打动人心的诗篇来。杜安世以乐府诗旧题《玉楼春》来表达这一主题,应是非常切题的。下面就他的诗作些具体分析。

上片首二句描写大地回春,玉烛光明,虽写出了早春之晨的特色即用春光明写出了气候之特点。“斗柄”二句是写季节的更替,进一步衬托春天的早来,同时也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岭寒”二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早春的特点。“岭寒”既写冬末残冬时节的天气特征,“锁”字更进一层写出冬季寒冷的时间之长,并引出润梅报春的图景。“江暖”一句寓“江南无净土,初春已迟发”(唐庚《汀洲句》)的景象,引出新草催发的信息,为下片的“草长莺飞”作了铺垫。

下片“蜀国”二句写蜀中早春的景象,“熙熙”一词写出了地气方动、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之景。“冬令”二字补出冬季已尽,“杪”字形象地写出了冬季已近尾声,也暗藏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更喜”一句由景及人,由物及人,写出人们的喜悦之情,迎春之念。“寿阳”一句是写人的活动,是全词的词眼所在,它写出了人物从冬眠中觉醒,欣喜地迎接新春的到来。结二句是写庆贺新年的场面和感受。“玉杯”一句是写人们举杯畅饮,乐音谐和,是乐景、乐事、乐情。最后一句是写的愿望与期冀。

全词情景交融,极有艺术感染力。尤以上片之“岭寒锁梅”、“江暖新催”等句为人称道。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此词时说:“盖此等语,纯乎天机自动,即占对风人,未必能此。”这说明此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近人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也对此词予以高度评价:“起言气候特点,次写新年气象,蜀中天暖草新,已带祝颂意,而寿阳晓梦,尤为得春神髓。换头二句言物喜人欣,对酒而乐声和也。”可见此词确实是一首颇具艺术感染力的好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