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兴 其四》宋史浩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史浩

《杂兴 其四》原文

世间无处是坚牢,富贵功名亦谩劳。

一昃一盈天外月,再生再汐海中潮。

红尘衮衮知何补,白发骎骎谁得饶。

加我数年专读易,定须轻举到烟霄。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出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史浩的《杂兴》诗共有五首,这首为其中第四首。这组诗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以儒辅道的立身本色,同时也表现出他在个人荣辱升沉的际遇中,能够调适个人精神状态,积极乐观向上,显得通达超拔的一面。开首言事寓理。感叹人间的事无不变化不居,“坚牢”不可能永恒,“世间无处是坚牢”。“富贵功名亦谩劳”。但人们的争斗得失之殷,直到坐老到临淄。“一昃一盈”形容“天外月”、“海中潮”,直是一个洞见事物本质的名句。人间的富贵功名,不正是这样日有盛衰,月有盈亏,潮起潮落吗?“再生再汐”四字,令人想到史迁写《平准书》时引“黄金累千金,不如义士一诺”的感慨。

“红尘”二句承上富贵功名而发。“红尘”指人世,“白发”指作者自己。人间的是非争斗,与白发的我何干?这里并不是说作者看破红尘,出世忘事,而是以庄子随遇自安、任性逍遥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知何补”、“谁得饶”以反问语调强调作者这种态度。末二句是诗人自况。如果再给我几年的时间,我专门去读《周易》就一定会高飞远走,超越尘世。“烟霄”同上面“天外月”等意象关联起来,可知这里作者用逍遥烟霄的意思。细赏全诗:上阕着眼于人生的虚空性;下阕转变为一篇牢骚语:只不过全是牢骚而已。从中又可看到史浩既有儒家的入世情怀,又有道家的超然气度。在进退之间从容自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再来体会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诗有对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悲叹,有对富贵功名的淡漠与厌倦,有对白发日增的无奈与自嘲,也有自我宽慰和向往出世的思想。可谓百感交集。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