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呈茅一霁先生》宋黄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庚

《呈茅一霁先生》原文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

为僧眉独白,见客眼长青。

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

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要求所作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此诗的大致意思就是对于老朋友茅一霁先生的景仰与赞赏。诗人将茅一霁比作前人楷模,推崇他晚年皈依佛门却仍然器宇不凡。同时也为老友家庭学业有成而感到高兴,更对他勤于研读儒家经典的行为表示了敬意。最后一句,“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中,“奇字”也可理解为学问或学术,想来是作者有些问题要向老友请教的意思。

现在我们尝试将这首诗进行翻译,黄庚是杭州人,进士不第后出家做了道士。在诗词方面,茅以启对黄庚颇为器重。从黄庚诗词来看,他的诗词学本出身于杜诗韩集,属江西诗派,本诗亦如其词清丽圆转而颇近俗。这种接近口语的通俗化的诗词,比起当时一般士大夫所津津乐道的“风雅词”来,显得清新可人。茅一霁,黄庚的朋友。从茅一霁的家学渊源来看,他受过有素的儒学教育。尽管他也当了和尚,但他骨子里却仍然是儒家弟子。他在做和尚时并没有因此放弃儒学,反而把儒学作为自己的必修课。从“传家有六经”一句就可以看出他家的学问底子是很扎实的。

在黄庚笔下,这位老友虽然已经做了和尚,但眉宇之间仍然保持着前人的风采。见到生客依然精神奕奕。茅一霁教子有方,三个儿子都十分出色。他家中世代相传的除了六经以外别无他物,可见他对儒家经典的重视。茅一霁的为人、治家和传家之法可见一斑。在此情况下来访,黄庚自然要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因此“我来问奇字”一句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首诗既写了对茅一霁的赞美之情,也写了他的儒学修养和传家之法。表现了作者对茅一霁为人的敬重。全诗用语雅正,无和尚习气。这从侧面反映出杭州禅门清严俭朴的风气和文人禅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此诗值得玩味之处是它提醒了读它的人不应仅沉湎于书本和做人应该贴近社会、效法时贤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这两点。“我”(即诗人本人)甚至还将得到一个新的探索宇宙奥妙的新视野或者老先生在这个上面称引理论还有些与诗句外自己所实现的关注连到一块使读诗的人受到更大的启发也就不再只是单纯地从文字中获得感受而是更加注重了与作者在思想上相互沟通相互交融。这样做的结果往往能令读者眼界大开。此诗堪称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佳作。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