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鸳鸯梅》宋黄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庚

《鸳鸯梅》原文

孤花忽妩媚,并蒂占春阳。自有双成意。全胜姑射妆。月溪同浴影,雪树共栖香。玉笛频吹处,交飞落野塘。

现代文赏析、翻译

鸳鸯梅

宋 黄庚

孤花怎恁妩媚,并蒂才占春光。

本是双飞神意,全胜凡间妆。

月溪各自洗,雪树互相依。

多情更洒满野池塘。

词人在此处借鸳鸯梅这一题材展现了其深厚的诗意。我们可以细细欣赏这别有一番洞天的鸳鸯梅。那么这一番对鸳鸯梅的赞赏有什么含意呢?本诗可以看成一幅画——树上有两朵梅花,似乎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照应,互为衬托。给人一种生动而又协调的感觉。词人将花拟人,借花赞人,“孤花”如何“妩媚”了?原来他觉得只有两个事物在一起才能形成完美的对比。月溪和雪树就是如此。似乎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显得相得益彰。如同那玉笛声声中。常常在野塘上空飞起两只鸳鸯,似乎是互相追逐着。这就是花如佳人之美,也就是“独立中流自在春的荷花”。这正是在赞叹鸳鸯梅也。梅的洁净高雅、富有情意之美与词人的形象融为一体。那纵横上下的情致。“池塘上的绿波,深而又清”,这不是一双普通的鸳鸯在浅草中游戏,却仿佛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样;由池塘见证了观赏者深深地对梅花之喜爱赞美之情。“知此言乎?”,字面上似乎答非所问,然而又十分明确:只要看花者具有对梅花的美是心领神会,那就不会觉得言在此而意在彼了。梅花有情有韵,赏梅者也是如此。读到这里,我们又感到词人对观赏者并非苛求。这样清绝、孤绝、艳绝、神绝的花儿是要求甚么呢?词人似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把梅花拟人化:“双双对对的鸳鸯梅呀!你该是人间天上的一对女儿了吧!”人间天上无双不双的鸳鸯梅,正是人间天上无双不双的赏花人眼中花的化身了!这正是词人所谓“知此言乎?”的答案所在。真有灵犀一点通中的深情款款。由观赏鸳鸯梅所得的深感。“古趣浩然”。可以说读词的人对赏花者的境界有了解,有无相视会心地微笑,尤其默念林逋这句诗后则有与作者的悠然得意;不妨称之为古今风流隐逸之乐之共识也!如果把我们最后二句调整位置也许更容易使人欣赏其中的奥妙;但也更增添了一份逍遥闲适的神致此妙只应共此时此刻我与梅一拍即合。”整个观赏者通过对梅花心领神会.获得了此情此景无法言说的“古趣浩然”的韵味之感受。可见赏花者的境界之高雅、情趣之不凡了。这种感受也正说明鸳鸯梅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黄庚这首咏物词的妙处在于借鸳鸯梅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全诗写得古趣盎然、意蕴深远,足见作者笔力之功底扎实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