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暮春》宋黄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庚

《暮春》原文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下面是我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庚的这首《暮春》以其深厚的诗词造诣,成功地描绘出三月时节春光已逝的暮春景象。此诗的精髓在于它以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

首句“芳事阑珊三月时”直接点明时间——三月的暮春,此时花草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一句“阑珊”更加强调了这种衰残之意,仿佛能感觉到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

第二句“春愁惟有落花知”,将诗人的愁绪与落花相联系,落花作为春天的使者,见证了春光的逝去,也感知了诗人的春愁。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落花赋予了感知情感的能力,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生动。

第三句“柳绵飘白东风老”描绘了春天的另一种景象,柳絮纷飞,白色的柳绵在东风中飘舞,这是春天逐渐老去的象征。这里的“飘白”不仅形容了柳绵的颜色,也传递出一种寂寥和苍凉。

最后一笔,“一树斜阳叫子规。”一树斜阳照在地面上,夕阳下,断肠人的故事在此处又怎会不让人伤感呢?“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而子规啼声悲哀,仿佛在说“不如归去”,更增加了诗歌的感伤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暮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落花、柳绵和子规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愁绪。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