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薛蕙
西北收皇旅,东南归帝京。
山驱八骏下,海汎六龙行。
后车环外区,前驷集神坰。
支兵连四校,中坚屯九营。
绛气曳朱竿,青云生翠旌。
铙歌綵吹激,行漏玉鸾鸣。
入觐万国至,清宫群后迎。
金貂杂流景,圭璧委繁星。
录功对五帝,合符朝百灵。
俯窥地纽正,仰瞻天柱平。
郊禋方展义,升封将告成。
祈招美王度,长谣颂休明。
候大驾回
薛蕙
西北收戎旅,东南归帝京。 山驱八骏下,海泛六龙行。 后车环外区,前驷集神坰。 绛气拖朱竿,青云生翠旌。 铙歌乘管籥,鼓吹振箫簴。 入觐万国朝,群后咸欢欣。 金环杂银瓖,圭璧委如山。 三朝礼既成,王度昭上天。 泰阶既清宁,休徵复臻臻。 猗与盛哉时,嘉此淳耀仁。 愿我圣天子,长享无疆年。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天子巡视狩猎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而诗人们更是把天子的巡游当成治理天下、调和阴阳的关键时刻,借以颂扬了圣明之世。薛蕙的这首诗即以天子的巡游为题,表达了对大明王朝的忠诚与期望。诗的开头四句是概述,“西北收戎旅”即平定了西北边疆的叛乱,使之重新归附中央,“东南归帝京”是说天子的巡狩更主要的是对东南各地的巡视和安抚。“山驱”八句是具象描写。“后车环外区”讲随驾人员和各地方的使节以及侍从;“前驷集神坰”讲诸侯国和海外国家的使节也纷至沓来朝见天子;“支兵”二句是说朝廷调动军队、部署警卫;“入觐”二句则是描绘巡狩归来的景象,朝廷上下呈现一派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喜人气象;“祈招”二句则是概括性的颂扬。结尾“愿我圣天子”表明作者的政治抱负,也表现了诗人关心国事的热切心情。这首诗规模较大,用语也较讲究,但语言仍不脱离质朴自然之风骨,是一首颇具特色的佳作。
从大处着眼后,再来看这首诗中的一些具体细节。“山驱八骏下,海泛六龙行。”是说天子的巡狩队伍驱驰而归,具有恢宏的气势。“后车环外区,前驷集神坰。”也是说随驾人员的众多。“青云生翠旌”以下则是描绘天子的华贵和天子出行的场面。诗中“青云生翠旌”状其豪华与威严,“翠”为碧绿,“生”则飘扬、欲出之貌。“朱竿拖绛气”绘出威武场面。“海泛六龙行”“八骏驱驰”,寥寥数语把帝王的豪华和威严推向高潮,看似简笔勾勒却也曲尽其妙。另外诗句中“驱驰”“下”“泛”“行”等词句也颇具匠心。“驱驰”“下”表现了帝王随意的威风;“泛”“行”则显得从容不迫、气度不凡。明代的薛蕙文才出众,在诗文方面颇有建树。这首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