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张仲脩二首 其一》明薛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薛蕙

《赠张仲脩二首 其一》原文

青青豫章树,寄生浊水泥。

风波摧以伤,不如蒿与藜。

吁嗟贫贱士,子行何栖栖。

昔为猛虎步,今为触藩羝。

忠信获罪辜,有愿不克谐。

英雄一失据,反覆良可哀。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青青豫章树,寄生浊水泥。”这两句是写张仲脩的处境,他像一棵豫章树,本应挺立在天地间,却被寄生于浊泥之上,忍受风波摧残。“吁嗟贫贱士,子行何栖栖?”两句,诗人对他的前程深表忧虑,不禁发出一声叹息:“你”一个有才学的人,如此沦落下去,何以自处?未来如何?是否“栖栖不可奋飞”?诗人用一个问句抒写了自己的忧虑。

“昔为猛虎步,今为触藩羝。”这两句运用比喻来表达张仲脩处境的变化:从前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像猛虎傲视高山,如今却像触藩之羝,在生活的困境中徘徊不前。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昔与今的不同,进一步揭示出张仲脩内心深处的悲愤和无奈。

“忠信获罪辜,有愿不克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仲脩的品格的赞赏和对他的遭遇的同情。他认为张仲脩是一个忠信之人,然而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一评价既有对张仲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英雄一失据,反覆良可哀。”这两句是对张仲脩的最后劝勉。诗人认为,英雄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就会在困境中反覆无常,令人感到悲哀。这一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张仲脩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张仲脩的处境、品格和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英雄失志的感慨和无奈。诗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富含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现代文译文可以是:薛蕙看着青青的豫章树,寄生于浊水泥中艰难生长。风波摧残让它受伤,不如蒿与藜在泥中坚强。叹息贫贱之士,你为何行色匆匆?从前如猛虎般傲视高山,如今却如触藩之羝般徘徊不前。忠信之人却遭罪辜,愿望无法实现心中悲伤。英雄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反覆无常令人感到悲哀。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愿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