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罗洪先
我遇銮江髭未生,君年长我才二龄。
春风桃李各明媚,繁华那解伤凋零。
一回相见色渐槁,我今已是秋蓬草。
纵有馀閒作远书,临缄怀抱嗟潦倒。
忆君曾为博士员,执经几向文宫前。
忽然不乐事佔毕,解却青山多醉眠。
人生岂直求温饱,古人意气凌穹昊。
富贵由来带险巇,江山何处无文藻。
计年君已五十强,我卧田园十九霜。
江南江北人千里,雁去雁来天一方。
今年忽睹阿兄面,对饮思君君不见。
临行漫写思君辞,何日握手如平时。
迢迢江水去不住,早晚音书双鲤知。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罗洪先的《寄殷虚白》是一首典型的怀人诗。虚白,殷炜为明正德年间人,曾为博士,后弃家从匡庐出游。此诗首联“我遇銮江髭未生,君年长我才二龄”中,“我”与“君”对比,表达了两人少年时的情谊。“春风桃李各明媚,繁华那解伤凋零”一句,写出了春光虽美,但终会凋零的道理,象征着人生无常,盛衰无常。颔联“一回相见色渐槁,我今已是秋蓬草”中,“秋蓬”常用来比喻飘零零在外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颈联“忆君曾为博士员,执经几向文宫前。忽然不乐事佔毕,解却青山多醉眠”回忆了两人曾经在文宫前执经论道的美好时光,但如今“不乐事佔毕”,只能“解却青山多醉眠”,表达了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尾联“今年忽睹阿兄面,对饮思君君不见。临行漫写思君辞,何日握手如平时”中,“忽睹阿兄面”写出了见到友人的欣喜之情,“对饮思君君不见”则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临行漫写思君辞”中的“辞”,是对未来相见的期盼与希望。“何日握手如平时”则是深深的怀念与不舍。这首诗深情厚意,流露于字里行间。前几段皆是以“人生无常,年华易逝”的情怀直抒胸臆,直笔抒怀。明人有谓罗洪先此等“直接香光之外者。”看来不为过誉之论。整首诗透着儒家的哲人思想和出世旷达的人生态度,又有感情丰富之特色。整首诗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自然,语言朴素清新,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至于译文,由于诗歌的语言较为抽象和凝练,直接翻译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意境和美感,因此我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意境和情感,以现代汉语表达出大致的含义。希望这样的译文能够传达出诗歌的美感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