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余徙松原泰和张秋泉代余督治八旬乃返酬以是诗 其一》明罗洪先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罗洪先

《余徙松原泰和张秋泉代余督治八旬乃返酬以是诗 其一》原文

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

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

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

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

现代文赏析、翻译

首先是对这句“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的分析,这里表面指水的流转拐弯之后更加稳静下来,亦代指出路的曲复向前;深处寓着我对现今状态的变动的苦恼及面对变化的屈就识度之慨。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处世的态度和人生选择的问题,那么下面就是对此的具体阐述了。“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得遂庞公之隐,就是说我既然已经作了让步,曲意隐退,这不能不说是在明代的仕途经济环境下所做的艰难抉择;另一方面,“深惭鲍叔知”,我在想当初如果没有鲍叔对管仲的知遇之恩和举荐之智,可能就不会有管仲的千秋功业,也不会有我的今日之退。

接下来是“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梓人,指木工。这里用木工挥凿比喻张秋泉的督治之劳,用泥水匠人吃工时的待遇比喻张秋泉的功成不居。这两句诗通俗易懂,寓意却深远,既表达了对张秋泉的感谢之意,也表达了对他的赞许之意。

最后两句“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做人能无愧于心,不负于人就可以了。至于如何报答所期待的未来?那就要看以后的情况了。这里既有对过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在的把握和承诺。

这首诗整体上给人一种积极向上而又平和稳静的感觉。在面对人生选择和人生变化时,作者没有过多的抱怨和无奈,而是选择了隐退这一条路,并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同时,他也对张秋泉的督治之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感谢,没有丝毫的妒忌和不满。这是一种大度识度、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在诗中,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自己的生活苦闷和不满,也没有过多的期待未来的繁华和荣耀,只是简简单单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这使得这首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也展现了明代文学的风貌和特点。它既有着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又有着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风格,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