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郭祥正
采石江边寂寞归,寿阳重到信前期。
闻韶忘味宁非美,倾盖论交已恨迟。
白凤文章元出众,青云歧路合逢时。
杏花正怯清明雨,强欲留连更一卮。
将至寿州先寄知府龙图三首 其三
宋 郭祥正
采石江边寂寞归,寿阳重到信前期。
闻韶忘味宁非美,倾盖论交已恨迟。
白凤文章元出众,青云歧路合逢时。
杏花正怯清明雨,强欲留连更一卮。
现代文译文:
从采石矶江边寂寞归来,再次来到寿州城心中既期待又有些许不安。听说美好的音乐会让人忘记美食,看来我与知音的相交也是如此美妙啊。你的文章原本出众,现在又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一定会遇到赏识你的明主。正是杏花初开,怯怯地经受着清明时节的绵绵细雨,我却因为即将与你分别而惆怅不已,再干一杯酒吧!
此诗前四句抒发了诗人回归朝廷前的矛盾心理。诗人对自己回归朝廷前的这种复杂心理,是借助于设问和自答揭示出来的。首句“采石江边寂寞归”直接陈述自己回归朝廷途中的寂寞心情,次句“寿阳重到信前期”则再次说明自己此次回归朝廷的决心。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完全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矛盾心情。但从更深层次上体味,却发现诗人却并不是真的矛盾和寂寞,而是因为“重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诗人在第三、四句中明确提出自己化解这种心理压力的办法:一是听美好的音乐以陶冶性情;二是与知己交游以排遣寂寞。这当然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其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应该归于仕途得意,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忘却了寂寞和孤独。
结联“杏花正怯清明雨,强欲留连更一卮”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杏花怯怯地经受着清明时节的绵绵细雨,与自己害怕再次踏入仕途的心理有某种相似之处。但雨中的杏花却无法留住诗人,而自己内心深处却是非常依恋这种平静安详的生活。一个“强”字用得极好,一方面表现了杏花无力抗拒清明时节的雨大风急,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必须踏上仕途的心理状态。“一卮”则表明诗人不舍得这次相聚的短暂,“强欲留连”包含着无尽的不舍之意,结尾再次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没有对题意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对环境和自身心境的叙述进行侧面表现,这就避免了平铺直叙式的苍白无力,在叙述中娓娓道来更使人感到真实可感。诗人注重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这正反映了作者抒情叙事诗的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