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八十七 陟崖门》宋郭祥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郭祥正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八十七 陟崖门》原文

陟彼崖上门,门深路还绝。

香草递仙风,怪林藏古雪。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原文生成的一篇赏析:

八十七,陟崖门。崖门者,即余杭之入海口,钱塘江与东海通流之处,凡观潮者至此即停。朝迈江山风景约,岁华不为双蛾开。读书诸客非势利,往往追逐波上鸥。崎岖坏阪得洞府,俗氛不受千载浮。旷怀跨天宇而路塞,倏开其以予眉秋。往来逐陵浙之海,长潮日夜声汹汹。晴光远与方壶近,碧山已入三山梦。龙公稽首唤我来,乞我五云双鹤背。陟崖门者,可无诗乎?作诗三叠矣,愿为复作一篇。每篇如“两地官程一尺书”,“我行忽到云门宿”。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湾的崖门景象。诗人登上崖门高处,只见深邃的山路险峻难行,香草随风摇曳,怪石嶙峋的树林中藏着千年古雪。诗人在此感受到自然之壮美,也感叹世间之沧桑。整首诗洋溢着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宽广胸襟。

诗人登临之处往往引人感慨万千,何况此地乃是杭州湾入海口,气势恢宏。回首展望,碧山已入三山梦境,身处此处恍如身在仙境一般。晴光远与方壶近,让诗人遥想大海无垠。或许也有人会觉得这般情景不切实际,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一场寻找内心的冒险。这一派宁静的山川风物间藏着波澜壮阔的气象万千,“吾衰久矣”。龙公稽首乞我五云双鹤背时,“江湖千古客将归”。此景此情相交融,构成了一幅意蕴深远的画卷。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更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崖门的壮丽景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美好。此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其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诗歌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