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郭祥正
洛阳名誉弟兄兼,雾拂青天幸一瞻。
善政及瓜民惜去,美材如玉士称淹。
风摇湖浪应须避,马溅春泥不用嫌。
闻说朝廷图旧德,姓名交奏动宸严。
您好,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创作的一篇赏析:
好的文章和诗歌都会或多或少的传达作者的意图或思绪。清代文学家郭祥正的作品《送庐倅赵习之朝奉还台》,也是在满怀惜别与期盼的心情中完成,写庐州的堂兄将返京,对他又有着殷切的期待与愿望。庐州以治合肥而得其名。邻近扬州、徐州,气势也较大,风物昌明,地方上也不缺优秀人物,他在位初见改革之成效。但他倾慕和欣羡的是天下“有名”的人物——宋朝廷的人,所谓名列前茅、高第大僚,极口称赞不已者。这篇赠诗以畅叙别情和描绘“贤”象为中心内容,结构非常自然合理,通过优美的笔触表达出来,字里行间充满深情厚谊和令人喜悦的诗情。
郭祥正怀着同手足相交情谊溢于言辞的心绪描画此画赠的堂兄赴官洛阳有云:“洛阳名誉弟兄兼”,开口点出了贺赠之人有着伯叔交情君门余七。开始称道为名:“雾拂青天幸一瞻”。“洛阳闻名幸一瞻”。而后追述往日到庐州的相处时,“友”还未离庐州的时候已听说他在家乡家乡得到老乡的交口称赞。“善政及瓜民惜去”。他用实际的行动获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与尊敬,才令在座的众人不敢交口称赞、又不绝赞叹:“善政及瓜民惜去”,当时对他寄予极高的评价和美好的希望。“美材如玉士称淹”,言此人秀美而特出的材质真乃一名重用人才。“淹”指人的才德学识之深厚。当时令友羡慕的是其仕途上并无春风得意之心态而是积极主动为国为民的态度和行状。“风摇湖浪应须避,马溅春泥不用嫌”,言其作风稳健,“临风而立”才显得沉着而自信,到泥泞之处马上注意行事的措施以免迟滞与拖沓。然而这些都还不满足还是渴望大展宏图志向以回报皇恩。朝廷是贤良之士的用武之地,于是他大声疾呼:“闻说朝廷图旧德,姓名交奏动宸严。”
诗中堂兄赴任所求的是“闻说朝廷图旧德”,以“图旧德”为荣为荣向,可见他对朝廷中那些老臣所赞许敬仰甚至归趋的光荣者目的非仅是想自己在“良吏录”上有头地。赋得名为知“名公卿待漏处”乃是故乡原“秀句余沥的笼罩渗透而已矣的友人而他又明白如当地已辞去的各名官员之后不久复被起用也未可知。“动宸严”三字更见出他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希望。
此诗以送别为题却写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不作儿女沾巾儿女情态语。全诗洋溢着一种令人喜悦的激情。郭祥正一生写诗甚多,其中不乏流露身世之感发牢骚之作,但这首诗却写得如此明朗欢快。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