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阮希圣新轩即席兼呈同会君仪温老三首 其一》宋郭祥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郭祥正

《阮希圣新轩即席兼呈同会君仪温老三首 其一》原文

阮轩要客暮春时,淡荡晴丝日正迟。

出屋花光红玛瑙,隔湖山色碧琉璃。

老榕垂干侵疏箔,新鸭呼雏过短篱。

我欲高吟还阁笔,坐中留蔡总能诗。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暮春时节,阮希圣新轩的客人们络绎不绝,正值风和日丽。这是一幅典型的春天图景,明亮的阳光、清新的花香、淡淡的微风,构成了一幅非常宜人的画卷。诗人通过颜色、声音、形状等手法,细腻地描绘出阮希圣新轩的生机盎然。

首联的“要客”一词,展现了新轩主人阮希圣的热情好客。“暮春时”交代了时间,“淡荡晴丝日正迟”描绘了天气,一派和煦的春光。

颔联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新轩外景。“出屋花光红玛瑙”中的“红玛瑙”象征着鲜艳、明亮,用来形容盛开的花朵,形象生动。“隔湖山色碧琉璃”中的“碧琉璃”则形容远处的山色,如同琉璃般清澈透明。这一联对仗工整,色彩鲜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颈联中的“老榕垂干侵疏箔”和“新鸭呼雏过短篱”分别描绘了新轩内的植物和动物。“老榕垂干”中的“垂干”和“新鸭呼雏”中的“呼雏”进一步丰富了新轩的生机。

尾联诗人想要高声吟诗,却发现身边的人都能作诗,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新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通过对友人、新亭美景以及众宾的描写,体现出友情与文学相辅相成的意境,使得诗的主题内涵更为丰富。在简洁而精炼的描绘中,诗歌洋溢着淡淡的闲适之情。这是一首轻松、欢快的小诗,从中可以看到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现代译文如下:

暮春时节,新轩的主人热情好客,迎来了许多客人。这时正值风和日丽,清新的花香和淡淡的微风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室外,鲜艳的花朵如同红玛瑙一般美丽,远处的山色如同一面碧琉璃镜子。老榕树垂下的枝干轻轻拂过薄薄的窗帘,新孵化出的鸭子在短篱边嬉戏。诗人想要吟诗赞叹,却发现身边的友人也能作诗,于是心情更加愉快。整个新轩充满了生机和欢乐,让人流连忘返。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