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郭祥正
彭泽江边邑,萧疏靖节祠。
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
咏德今千载,言归彼一时。
男儿要出处,此道几人知。
以下是根据原文生成的赏析:
在彭泽江边的小城,有一座萧瑟而寂静的祠堂,那是为了纪念陶渊明的。祠堂的墙上,烟气缭绕,画中的陶渊明如同真的一般,让人不由得为之肃然起敬。周围荒草蔓蔓,篱笆上爬满了秋日的菊花,那一片萧索的美,仿佛在述说着古人的高风亮节。
此刻,我们站在这里,面对着千年前的诗人,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这首诗所传达的是郭祥正对陶渊明的崇敬和赞赏,他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洁明了的诗句,却饱含深情。诗中的“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这句,是对祠堂环境真实的描绘,既展现了一种寂静、荒芜的美感,又暗示了陶渊明的清贫生活。
诗的结尾“男儿要出处,此道几人知。”道出了郭祥正对男子汉出处的看法,他认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是多么的艰难和珍贵。这也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五斗米折腰,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千百年来,能够理解并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郭祥正对这一点感到深深的疑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靖节祠的描绘和对靖节精神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敬和自身对男儿出处的理解和看法。这样的思想感情,穿越千年之远,仍能感动人心,这也许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吧。
译文:
彭泽县城临江边,萧疏宁静靖节祠。祠内烟气熏鹿皮,篱旁菊花杂草丛。如今千古咏美德,陶诗仍是那个时。英雄出处有几人?谁人能知此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