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夜坐瓶忽成韵作诗记之》宋李若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若水

《夜坐瓶忽成韵作诗记之》原文

虚堂夜坐灯微明,家无婢子谁学笙。

徐而有之笑绝倒,数杴炉火围短罂。

君势炎炎方得计,缘底不平为此鸣。

诗人耳冷教坊乐,虫歌蛙吹聊娱情。

天公有意慰酸冷,勺水便成鸾凤声。

抽牵狂绪挽不断,呼儿漉酒飞银觥。

须臾火尽竟何有,枕书酣卧衰颜頳。

尚疑魂梦带余想,齁齁鼻息旁人惊。

现代文赏析、翻译

夜深人静,独坐书房,灯光微弱。家中无婢女相伴,无人学吹笙。听闻笙乐声,心情愉悦,炉火熊熊,围炉而坐。世间不平之事,引得诗人心烦意乱。诗人身处教坊,耳闻虫鸣蛙叫,借此自娱。天公有意,送来一泓清泉,诗人欢欣鼓舞,借酒抒怀。然而,酒尽梦醒,空余哀愁。诗人依旧心系世事,旁人却已入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坐的场景,以一个亲民、悠然的诗人形象展现出其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深沉思考。他在宁静的夜晚独坐时,体验着家人缺乏侍女服侍的生活困顿、自觉抚慰琴笙独坐的生活窘况。而对周围种种“不平之事”,他不无叹息并引领着我们走出舒坦路,任我们自斟自酌、各自心悟。

在情感上,诗人的心境在平静中显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关怀。他在静夜中感受到的不安和期待,通过“不平之事”引发了对社会的深深思考。他的诗歌没有矫情和造作,只有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世事的深深关怀。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灯微明”、“炉火围短罂”、“勺水便成鸾凤声”等描绘出诗人夜坐时的清冷环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欢愉和期待。而“抽牵狂绪挽不断”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难以抑制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世事的深深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的诗歌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