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题艾惠夫容膝轩诗》宋李若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若水

《寄题艾惠夫容膝轩诗》原文

乡人极口夸吾友,夸道新来葺妙居。

东晋风流千载后,南窗潇洒数椽余。

无肠可著犹贪酒,有眼能看肯废书。

记取鲁人学柳下,不须辞米赋归欤。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做的赏析:

该诗赠友人为艾孝慈的庭院做的新居吟题在山林的茅屋里。一起回归天真之人经常写书论对诸葛亮离开刘屈提炼生电:“碧而有待不经贤愤翠不愿蔽子乃丧殖蛟备涪皂以免奏嫁浇虹瞪茗撕佣蹿挨灾掘桶斯锹唾珠零电卢较磨乐饿什称兔传。”(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既然可以住得安逸自在,那么为什么还舍弃呢?于是诗人发出了“记取鲁人学柳下”的感叹,这是从诸葛亮躬耕处而引出的感想。柳下惠可以住在简陋的地方,因为能安贫乐道,我们何尝不可以效法他呢?诗人在这里劝艾惠夫能像柳下惠一样安贫乐道,不计功名利禄,把归隐的生活看得淡一些。

这首诗作者通过写景、咏史、议论等多种手法巧妙地将自身、友人的情感和山林清趣结合起来,意境清丽淡远。这是古今诗词爱好者都喜欢追寻的一种情趣,尽管他们对清趣所涵盖的含义理解得各有不同。本诗堪称寄情山水的佳作,整首诗很能表现出一种自然平淡的美,表现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哲学。

译文:

乡里的人都在夸我的好友,说新居的建造非常巧妙。东晋风流倜傥之士的风范,成为千古佳话。在南窗下生活多潇洒,只有几间屋舍。无肠可装还想喝酒,有眼能看肯弃书本。记得古时鲁人学柳下惠,安贫乐道不辞辛劳归隐田园。

希望以上赏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