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唐彦英》宋李若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若水

《送唐彦英》原文

一鞭行色黄榆路,望断遥天垂地处。

呜呜流水如有情,泻我离愁向东去。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黄榆路,是宋代送别的一条路,那时候的古道,就象今天的十里长亭、官马大道一样,送别的人,常常在那里分手。这一鞭,也许是友人临别时的赠物,鞭子既是伴友人一路驱驰的工具,友人分离的场景犹如前方的道路,“行者不顾天下”。有离别就有有相见,亲友再聚时又会歌舞重兴;对即将到来的分离已觉痛楚可怜了,可临走却还能借看到他人的欢笑以聊可宽解自己的苦涩。“断处”,就是尽头处。天尽头,地脚边,古道边,望断天涯。李若水用流水衬离愁,这愁思如水一样地不可阻遏,不随流水而消逝,反而随着它向东而去。

李若水以流水喻离愁,可以说是一篇新意。它既不同于唐人“水阻山遥”的伤感,也不同于宋人“离愁别恨”的直白。它不择手段、不避重复,以叠唱的形式反复倾诉,把浩荡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流水如有情,泻我离愁向东去”,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流水以人的情感与性格。看似悲欢离合和流水东流无关紧要的小事一件,然而“一鞭行色”的高远跋涉、“望断遥天”的费神望思便在其中了。一句胜过千言万语的叮嘱和牵挂已全在诗中。作者是一位治政清廉、生活朴素、性情开朗的文人。“黄榆路”上他与知心朋友相逢又将分手,那黯然的神思正如东流之水一样不可收回。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它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险惊心的用词,没有浓妆艳抹的彩绘,只有大起大落的情感和淡雅流畅的诗行。它的感人之处在于真情勃郁而深至,全篇都是情真意切,没有丝毫做作。诗人用流水来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真似一片冰心在玉壶。

现代文译文:

马鞭挥动,踏上黄榆路, 遥望天涯,尽头竟是离人驻足处。 呜呜的流水啊似有情意, 源源不断地将我的离愁向东而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