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郴江百咏并序·俯春亭》宋阮阅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阮阅

《郴江百咏并序·俯春亭》原文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郴江百咏并序·俯春亭》的赏析:

俯春亭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这是阮阅以郴州知州的身份,在郴城修建“郴江亭”时所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此诗写俯瞰城下的亭子,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城上危亭可摘云”,开门见山,介绍俯春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亭子建在城里,且又高耸云天,在众多的城上建筑中,它自成一类。“危”字下得贴切而传神,既写出亭子峻峭凌空的规模,又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置身此亭,不仅周围景色一览无余,而且白云缭绕的蓝天也近在咫尺,仿佛只要伸出手去便可摘取。

次句“四边山色翠为邻”,点明“城上”和“危亭”的位置,并指出其四围景色。从炼字上看,一个“翠”字极有特色。它不仅写出了山色之鲜活、明丽,而且含有无限生意。置身此境的诗人也仿佛是一位身着绿装的仙人,正迎着明媚的阳光,伫立在绿色的群山之中。

三句“下窥城郭无余蕴”,写城郭的近景。这里也有层次:先总写一句“下窥城郭”,把镜头放开;再着一“无余蕴”三个字,分写城郭的满眼绿色。这里的“无余蕴”和诗句“草色连天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蕴”指积雪,“无余蕴”是说没有剩余的积雪。在严冬已过、春意盎然的时刻,城郭上的积雪已完全融化了,化作一片碧绿,一片生机。

最后一句“草色花光尽是春”,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他觉得草色是春天,花光也是春天;满眼绿色是春天,万紫千红也是春天。花光草色全然一体,使人难辨究竟是花草上洒满着露珠呢?还是晶莹的露珠上浸染着花草。这样就把无形的春光写得有形了,把不易觉察的美变成了可以捉摸的美。总之,“草色花光”这静态的美与“尽是春”这一动态的美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一片温馨宜人的春意。

从全诗看,诗人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春景图:高入云天的危亭,翠绿的山色,满眼的春光,花光草色交相辉映。在诗人看来,郴江的水似乎也充满了春意。尽管这仅是作者以寥寥几笔随意勾勒出的风景图案,却有生动的构图,有浓郁的春意、蓬勃的生机、醉人的诗情、优美的情趣,不仅烘托出了一片祥和的气氛。而当时的郴州知州阮阅也曾亲自参加农田水利建设活动,“憩棠阴”(郴州谚语:“百姓遇阮公,如旱苗之得雨”),深受民众拥戴(详见阮阅《携家登越王台》)等一系列记载说明阮阅不愧是一个民本思想比较强的地方官吏,这样的地方官到任伊始能置身于“城上危亭”来饱览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和谐的一刹那而即兴创作出的诗词,又怎不使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呢?又怎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从全诗的格调看这首诗虽然不及题名《郴江百咏》中的某些名篇那么清丽自然、格调高雅;但由于全系即兴之作而不假雕琢、用语质朴而自然、格调也较清新明快得多。因此可以说是阮阅诗集中不可多得的描写自然的名篇之一。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