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二》明庄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庄昶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二》原文

花柳音非曲径通,寻幽莫道我无功。

天和得处人方乐,地主豪时客亦雄。

荣愿已教都绝梦,头颅不恨半成翁。

从君欲饭诸峰蕨,只恐香飘口角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在衡州邓贰守的诗作中,以现代语言重新诠释的寄石翁诗。

首句“花柳音非曲径通”,描绘了花柳的美丽景色,并以“非曲径通”这一词汇来形容它,这里借用了“曲径通幽”的意境,但却用“非”字带出了其不同于寻常景色的特点。这样的描绘充满了诗意,又带出了庄昶的才情和品味。

“寻幽莫道我无功”一句,表现出庄昶的雅致情趣。他寻幽探胜,并不以功利为目的,只是为了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一情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淡泊名利的一面。

“天和得处人方乐”一句,借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得益彰。这也是庄昶的一种哲学观和生活态度。

“地主豪时客亦雄”一句,表现了庄昶对于主客关系的理解,即作为地主的人应该豪爽大方,客人的到来也是一种缘分,应该尊重和欢迎。这是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庄昶的包容性和仁爱之心。

“荣愿已教都绝梦,头颅不恨半成翁。”这两句诗表达了庄昶对于人生的态度,他已经看淡了名利和荣辱,不再有任何梦想和遗憾。他愿意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这样的态度让人感到庄昶的豁达和超脱。

最后,“从君欲饭诸峰蕨,只恐香飘口角风。”表达了庄昶对于与友人一起品尝山中野菜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表现了庄昶的才情、品味、哲学观、生活态度和人文关怀。通过现代语言的诠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昶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