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庄昶
花鸟三年句,江楼坐不辞。
风骚真有此,老子是何诗。
印月深江水,盘空老铁枝。
君无怜俗眼,我已识君迟。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庄昶的这首《答廷信》显然是非常愉快惬意的一类诗歌。将恬然、安静的态度表现的酣畅淋漓,诚然诗中之头一句就显得与所有遇景、谐韵之假歌不相同。“花鸟三年句,江楼坐不辞”完全仿韩偓“香汗销,芳气黏。轻盈力不胜......绕砌双逢卿”体裁作起结两句。“坐不辞”三个字从后加叠前句“三年”时间状语直接补出内心感情活动——实在呆不住了。思绪则穿越三年来的时光以及此刻站在江楼之上眼前之所见:四下景色,如此诱人。“花鸟”,春夏间随处可见;“江山”,由这一层便能感受到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使得诗人在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真”地笑了。“风骚真有此,老子是何诗”,有这两句自得而自嘲之语,那么起首两句中的笑,也就有劲头了。因为在这两笑之中还加进了对流俗的嘲意。
中间两联即景作对仗句。“印月”句言江水,“盘空”句言树枝。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写眼前景,但其中显然寓有诗人自己的深意。“印”字不仅写江中月影,还暗含自己的诗章留存于人间的意义。“盘空”一词,除可解为“树梢上空”,还含有流转于高空的意思。这两句如果作如此理解,那么它就不仅描绘出明净的夜景,而且点出了作者襟怀高旷的姿态。这和末联“君无怜俗眼,我已识君迟”也是一致的。这两句对仗又用上了“顶针法”,使语句形式更为整饰。而这一联的对仗也确是工整的。
这首诗的特色是意盛于言。诗人以淡泊之语、抒发了一种超然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全诗流露着一种对人生世相的认识:人间世事纷扰无常,得闲便是福气;而一切美好事物总是超越时空而长存人间。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想这样表达:在江楼的静坐中,三年的光阴被我悄然度过;花香鸟语、江山胜景已然融入诗篇。诗文韵味真是无穷,而我此生又能写出多少佳篇?就如同那江中映月、空中盘旋的老铁枝叶,既寄托了诗人的心意,又见证着岁月变迁。尽管这尘世繁华有时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但是,你已经看到了我迟钝的识辨,那么请你不要嘲笑我这世俗的眼睛吧。总的来说,就是在闲适中度过光阴,品味人生美好事物,保持超然态度,同时也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