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庄昶
子道谁卑父道尊,可将定位问乾坤。
人言莫谓何须恤,天鉴还知略未昏。
千古是非良自我,人间祸福恐无门。
老泉明论公曾读,但识雷霆亦理存。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与李敬熙 其六
明 庄昶
子道谁卑父道尊,可将定位问乾坤。 人言莫谓何须恤,天鉴还知略未昏。 千古是非良自我,人间祸福恐无门。 老泉明论公曾读,但识雷霆亦理存。
首联提出“子道尊”的中心思想,子之道在儒家伦理中地位崇高,尊父之道亦同此理。这既是一种道德伦理,也是一种人生哲理。次联借天之鉴明、天之警示,劝诫人们应明辨是非,不因人言而改变信念,要勇于坚持自己的原则。上句是说要明辨是非,下句是说即使面临黑暗,也要坚信真理,尽管风险极大,也要坚持正义。三联揭示了人世间的矛盾——千古是非源于自身对是非的判断和认知,人间祸福也取决于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此联劝诫人们应注重自我修养,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
颈联又回到老泉论,以“雷霆亦理存”为意,指出天地间的规律、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这里的“雷霆”不仅象征着危险、挑战,也象征着公正、秩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恐惧和困惑所左右。同时,雷霆也代表着天地的警示和惩罚,告诫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要做出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子道尊”为中心思想,劝诫人们注重自我修养、明辨是非、坚持正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借物喻人、借事喻理的手法,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